台湾周六迎来史无前例“大罢免”公民投票
台湾今天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免”行动。在7月26日和8月23日的两次罢免投票行动中,共有31位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面临被罢免的风险。
7月26日登场的第一轮罢免投票中,选民将用选票,决定24位国民党立委和一名市长的去留。之后,8月23日还会进行第二轮投票,决定另外7名国民党立委的去留。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台湾立法院在2024年大选后,出现了“朝小野大”的局面,在113个立法院席次中,执政党民进党占51席,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也就是俗称的“蓝白两党”,共占到60席。这不仅使执政的赖清德政府遭到强力掣肘,也使执政党与在野党在立法院发生激烈冲突。
去年5月,在野的蓝白两党希望通过提出“国会改革法案”,扩大立法权以制衡行政权,遭到民进党的猛烈抵抗。半年之后,在野党再次推出多项争议法案,包括《选罢法》、《宪法诉讼法》修正案、《财划法》,这些法案都被认为是旨在削弱执政党的权力和行政能力,引发了部分民众的不满。
在政治严重对立下,台湾一些公民团体发起了“大罢免”行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经过了提议、连署阶段,最后有31位国民党籍立委及一位市长面临罢免。
罢免的理由是,公民团体认为,这些国民党立委讨好北京、出卖台湾的利益,成为中共的同路人。同时,这次大罢免行动的一大宗旨是,抵制中共通过其代理人,对台湾进行影响、渗透、甚至颠覆。
根据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罢免成功必须达成两项门槛,一是“有效同意票数要多于不同意票数”,二是“同意票数要达到原选区选举人数的四分之一”。
有分析认为,绿营至少要罢免掉国民党6席,并且补选成功,民进党才有机会在国会重获过半的席次。
民进党全力支持这次大罢免行动。民进党中央打出“罢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的口号,把大罢免行动作为对台湾内部亲共势力的反击。
国民党则批评大罢免行动,是对民主的伤害,称全世界没有执政党用罢免来对付在野党的。
7月24日晚上在台北的凯达格兰大道,公民团体举行了大集会,为大罢免造势。现场人山人海,主办方称有10万人参与了这次集会。
“反共护台志工联盟”发起人曹兴诚压轴登场,他表示,这次大罢免是“爱台湾”跟“卖台湾”的对决,他承认大罢免不是民主社会常态,但一个背叛国家的政党也不是常态,所以只好用非常态对付非常态。
而就在投票前的7月25日,中华民国立法院会进行一项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权案的投票,蓝白立委联手再次封杀7位被提名人。投票后,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表示,总统赖清德对此表达高度遗憾与忧虑。
郭雅慧还指出:今天立法院的表决结果导致大法官持续缺额多人,造成宪法法庭未能正常运作、宪法救济空窗,损害人民基本权利。
郭雅慧说,台湾的民主自由宪政体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所有宪政机关无可旁贷之职责,期盼朝野皆能体认各自的宪政责任,团结寻求共识,让司法院及宪法法庭早日回复常轨运作,确保国家宪政秩序,保障人民救济权益。
台湾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也表示:立法院在这一年多来,从法案修订、预算审议到人事审查议案,已经都没有理性讨论的空间。
台湾中华民国中选会发布新闻稿表示,第11届立法委员及新竹市第11届市长罢免案将于7月26日举行投票,投票时间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中选会已于该会网站提供投票所地点查询服务,民众可上网查询投票所位置、详细地址及Google地图,请民众依照投票通知单上的投票所地点前往投票。投票民众要携带国民身份证、印章与投票通知单,事先查明所属投票所的正确位置。
对岸的大陆官方机器一直在试图强力介入台湾的首次罢选。台湾陆委会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共从中央到地方官媒相关影音与文章多达数百则,数量惊人。藉由微博、抖音、微信反复推送,并经由相关台湾媒体报导,再加工渲染,进行多层次反复扩散,刻意介入之程度,前所未有。”
北京宣传机器批评台湾民进党假借民主之名打压在野党。对此台湾陆委会则呼吁北京当局,不要干预台湾的民主运作,而且应该反思“是否也能保障自身人民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
台湾第一波“大罢免”投票前夕,解放军连续两天派遣大量军机、军舰扰台。台湾国防部表示,自24日上午6时至25日上午6时,侦获中共34机舰船,台湾国军对此严密监控与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