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货柜码头吞吐量首跌出全球十大 业界:不记得客户上次提香港是何时
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 17日发表数据指出,2023年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跌至11位,是史上首次跌出全球十大。另外,香港港口的吞吐量达到1434.2万个标准箱(TEU),比前一年下降了14.1%,已是连续第七年出现下跌,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21.6%。
综合媒体报导,运输及物流局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估计另一机构Lloyd’s List的调查方法之下,2023年香港吞吐量虽然下跌一位,但仍在第十位,又称不应单单以吞吐量去量度,强调香港的综合实力全面。
Alphaliner公布2023年全球港口货柜吞吐量排名,香港跌至第11位,按年减少14.1%,以5年计下跌21.6%。
香港与亚洲其他主要港口的差距逐渐扩大,上海、新加坡及宁波港的吞吐量分别增长3.9%、4.6%和5.8%,稳居全球前三位。此外,杜拜晋升为全球第十大货柜港口,取代香港的位置。
这一排名的下降反映了香港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九龙仓集团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于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香港货柜港口的竞争力急需增强,并希望政府能够与业界合作,提升其市场占有率。
有媒体引述Rhenus Logistics北美总监Stephanie Loomis的言论,她指出已经记不起上一次有客户提起香港是什么时候,并称他们只见到深圳、盐田。
运输及物流局对有关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下降的批评作出回应,坚称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依然受到国际认可。该局引用《202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指出,香港港口综合实力在全球依然保持第四位。
局方又引用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2023年远洋国际货柜船在香港港口停留的平均时间为0.95天,远低于世界前20大货柜港口的平均值1.85天,显示香港港口的高效处理能力。
此外,2020年,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通过《BIMCO法律和仲裁条款2020》,将香港列为四个指定仲裁地之一,与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看齐,局方指反映香港在海事争议解决方面的国际地位。
再加上香港的船舶注册以总吨位计是全球第四位,运流局说,香港港口的实力综合而全面,不应单单以吞吐量排名去量度。
对于社会关注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下跌趋势,运流局强调更应抓紧时机继续巩固及发展香港港口的优势,又指去年年底推出了《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为海运港口发展注入动力。
过去24小时新闻
- ICE 在芝加哥郊区逮捕警察并指控他非法进入美国
- 俄罗斯燃料危机蔓延至中亚
- 随着稳定币需求的增长,Circle 可以承受降息:Berns
- 中国共产党驱逐高级将领进行全面军事镇压
- 俄罗斯在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克里米亚、索契期间“击落自己的 Su
- 叙利亚临时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在莫斯科会见普京
- 乌克兰官员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谈前会见美国武器制造商
-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因中美紧张局势酝酿、降息前景
- 英国官员称中国通过服务器黑客攻击监视英国长达十年
- Microsoft 和 AWS 加快供应链退出中国 — 日经
- 美国指“中国与世界对抗” 贝森特点名李成刚搅局
- 道琼斯、标准普尔、纳斯达克、华尔街期货、台积电打破利润记录,
-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在北约会谈期间向普京发出严厉的8个
- 特朗普宣布计划在布达佩斯与普京会面
- 《每日电讯报》:特朗普想设立“乌克兰胜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