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在中国行不通,那里的企业正在紧紧抓住他们的美元
中国一直在努力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因为人民币正在摆脱美元的多元化。
但即使是中国企业现在也没有用人民币出售。
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数据显示,外汇存款从9月份的7789亿美元上升到3月份的8326亿美元。
这意味着一些中国企业一直在阻止将外汇收入转换为本国货币。
这一发展似乎主要是因为人民币疲软——人民币兑美元在今年迄今兑美元下跌近2%后,已触及五个月低点。自 2023 年初以来,人民币已经下跌了 5%,这让许多中国公司不愿将美元收益兑换成人民币,因此长期趋势更加消极。
中国出口商也在争取时间转换收入,因为国外的利率很高。路透社周三报道称,企业将美元存放在海外存款中,赚取了6%,而国内人民币存款的收益率为1.5%。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中国宏观策略主管Becky Liu告诉路透社,中国出口商可能需要“确认美联储降息,包括更明确的美元走软趋势”,然后才愿意将更多的离岸美元收益转换为人民币。
虽然中国企业因人民币疲软而持有美元,但这一趋势也表明,在美元主导的世界中,人民币等货币面临的挑战。
这也证明,要取代强大的美元成为世界顶级储备和交易货币并不容易。反过来,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美国可以保持其经济影响力,并为其产业政策和社会计划快速而廉价地借款。
去年在去美元化问题上的空谈多于行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证实,美元仍然是王道。甚至在关于去美元化的讨论中,由于对俄罗斯的制裁将其排除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金融体系之外之后,对美元力量的担忧助长了这种讨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下旬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近60%。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显示,2023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也小幅上升了0.2个百分点,而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连续第二年同期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俄罗斯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之前曾经持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民币储备。去年,莫斯科不得不使用部分资金来填补其预算赤字,导致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下降。但荷兰国际集团(ING)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首席经济学家德米特里·多尔金(Dmitry Dolgin)在4月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化”不在议程上。
毕竟,中国仍在全球推广人民币的使用,包括通过扩大双边互换额度和发展中国基于人民币的CIPS报文系统作为SWIFT的替代品。
多尔金写道:“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关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似乎表明,进一步人民币化的潜力尚未耗尽。
过去24小时新闻
- 美国暂停拜登欢迎的某些移民的移民申请
- 新的地下资源协议草案:美国拥有乌克兰复苏基金 100% 的所
- 俄罗斯可能同意以冻结资产为代价恢复乌克兰
- 加密币爆史上最大窃案 Bybit遭骇15亿美元被劫
-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 限制中国在战略领域投资
- 特朗普掉头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特朗普罢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将军,清洗军方领导人
- 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钦科呼吁乌克兰政治团结
- 佛州禁州大聘用7国学生 中国留学生提告 法官暂禁执法
- 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爆发——当局高度警惕!
- 切尔诺贝利专家警告称,由于俄罗斯的鲁莽行为,乌克兰发生核灾难
- 忧经济放缓和通膨上升 道指重挫近750点 今年最糟单日走势
- 特朗普与基辅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美国特使称泽连斯基为“勇敢的领
- 乌克兰士兵对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和平推动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