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对美出口转向国内市场,面临更深层次通货紧缩的风险

05/05/25 09:17 | 来源: cnbc | 已有(0)点评| |

由于高额关税导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订单减少,中国一直在努力帮助出口商将销售转移到国内市场——此举可能会导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陷入更深的通货紧缩。

中国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已表示支持,帮助受关税影响的出口商将产品转回国内市场销售。京东腾讯以及 TikTok 在中国的姊妹应用抖音等电商巨头都在向中国消费者推销这些商品。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上个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是出口商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缓冲,并敦促地方政府协调努力稳定出口并促进消费。

巴克莱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周英科表示:其副作用是中国企业之间爆发激烈的价格战。

例如,京东已承诺投入 2000 亿元人民币(280 亿美元)帮助出口商,并在其平台上设立了专门的区域,销售原本面向美国买家的商品,折扣高达 55%

周小川表示,大量针对美国市场的折扣商品涌入中国,也会侵蚀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对就业造成压力。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对收入稳定性的担忧,已经导致消费需求疲软。

2023年和2024年徘徊在略高于零的水平后,消费者价格指数跌入负值区域, 2月和3连续两个月下降。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第29月下降,同比下降2.5%,创下四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团队表示,由于贸易战导致出口订单减少,中国批发价格的通缩率可能从3月份的2.5%进一步升至4月份的2.8%我们认为,关税的影响将在本季度最为严重,因为许多出口商已经停止了对美生产和发货。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单晖预计,就全年而言,中国CPI同比涨幅将从2024年的0.2%降至0%PPI同比涨幅将从去年的2.2%降至1.6%

单伟建表示:国内和其他外国买家的价格需要下降,以帮助吸收美国进口商留下的过剩供应。他补充说,制造产能可能无法迅速适应突然的关税上调,这可能会加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高盛预计,今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 4.0%,尽管中国当局已将2025 年的增长目标设定为5% 左右

生存游戏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今年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45%创百年来最高水平。北京方面则以125%的关税予以反击。如此高昂的关税严重打击了两国贸易。

北京精品投资银行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北京方面为帮助出口商卸载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商品而采取的一致努力可能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失去进入美国市场加剧了中国出口商的压力,加剧了国内需求疲软、价格战加剧、利润微薄、付款延迟和高退货率。

对于那些能够向美国消费者收取更高价格的出口商来说,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只不过是清理未售出库存和缓解短期现金流压力的一种方式,沈先生说,利润空间很小。

沈建军表示,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可能会迫使一些出口公司关门歇业,而其他一些公司可能会选择亏本经营,只是为了避免工厂闲置。

关键词: 中国、出口、紧缩、风险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