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竞争对手想合力翻转其软件覇主地位 但是难啊
英伟达(Nvidia)的竞争对手和最大客户正联手支持一项由OpenAI主导的软件开发计划,希望取代Nvidia的Cuda,以便协助AI开发商摆脱价格昂贵、排长队等待才能到手的Nvidia芯片。但是打造有竞争力的AI芯片都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打造整个软件生态系统并让用户「搬家」,看来Nvidia在未来的许多年仍能称霸AI高效运算领域。
金融时报报导,业内人士说,Nvidia芯片的最大优势是花近20年时间开发出来、加速绘图芯片运算以供AI应用的Cuda,这形成竞争对手难以跨越的强大「护城河」。
Meta、微软和Google等多家公司的工程师都参与开发开源的Triton。一开始时,Trition只支持Nvidia的GPU,但现在已经支持超微的MI300,不久之后还将支持英特尔的Gaudi和其他加速芯片。
由于大多数AI系统和应用已在Nvidia的Cuda上运行,开发人员要为其他处理器(例如超微的MI300、英特尔的Gaudi 3,或亚马逊的Trainium)重写这些系统和应用,费时又有风险。
在伦敦的AI新创公司TitanML的联合创办人Meryem Arik说:「我们在AI生态系统里看到很多Cuda锁定,这使得利用非出自Nvidia的硬件变得非常困难。」TitanML最初使用Cuda,因去年GPU短缺,改用Triton重写产品,已赢得一些想避免「Cuda税」的新客户。
Triton不是挑战Nvidia软件优势的唯一尝试。英特尔、Google、安谋(Arm)和高通(Qlualcom)等都是UXL) Foundation的成员,该联盟正开发基于英特尔开源平台OneAPI的Cuda替代方案。
另外,曾在苹果、特斯拉和Google工作过的知名资深工程师Chris Lattner,推出针对AI开发商的编程语言Mojo,主打「毋须Cuda」。
不过,花旗分析师估计,就算Triton和Mojo有竞争力,很难迅速打破Nvida在未来许多年的市场主宰地位:到2030年,Nvidia的生成式AI芯片市占有率估从81%降到63%,仍然逾半。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 内塔尼亚胡:中国和卡塔尔正策划“围困以色列”
- Alphabet 在 9 月份股价上涨后市值达到 3 万亿美
- 法国通过让聚变反应堆运行 22 分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 基辅的远程武器库不断壮大,但这对俄罗斯石油意味着什么?
- 印度有14亿人口,但不会买我们的玉米: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
- 卢比奥表示,美国正在驱逐庆祝柯克被杀的签证持有者
- 美中达成TikTok框架协议 川普:会谈顺利 周五与习近平通
- 随着债券收益率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前下降,股市上涨
- CoreWeave 股票因 $6.3B 英伟达交易而飙升
- “优先事项是显而易见的:防空和全面执行拉姆施泰因决定——总统
- 美国称与中国达成 TikTok 所有权协议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