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sen 表示,英伟达在中国的 AI GPU 市场份额已从 95% 暴跌至零——中国市场此前占该芯片制造商数据中心收入的 20% 至 25%
这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在 10 月 6 日的 Citadel Securities 活动中发表讲话时指责美国的出口管制,并表示该公司现在在其预测中假设没有来自中国的收入。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上周表示,随着美国出口管制继续受到影响,该公司在中国先进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的份额已从大约 95% 跌至零。该评论是在 10 月 6 日在纽约举行的 Citadel Securities 2025 年全球市场未来活动现场采访中发表的,黄仁勋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我们 100% 脱离了中国”,并补充道,“我们从 95% 的市场份额下降到 0%。
Citadel Securities本周在YouTube上发布了采访的完整视频,这标志着英伟达首次公开量化其撤退的规模。黄仁勋没有点名具体产品,但他的言论直指英伟达的数据中心 GPU 产品线,该产品线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一直面临一波又一波的出口限制。该公司专注于中国的 A800 和 H800 零件因 2023 年的出口禁令而变得不合规,而较新的设计——H20——本身也面临着许可障碍。
“我无法想象任何政策制定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无论我们实施什么政策,都会导致美国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损失到 0%,”黄在谈到结果时说。
英伟达此前曾披露,中国占其数据中心收入的 20% 至 25%,该部门在最近的财务业绩中创造了超过 410 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 56%。虽然这个数字包括跨越各种工作负载的云客户,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仍然是公司的增长引擎。长期的打压可能会重塑需求和供应链。
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出售给中国的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控制,作为限制北京获得尖端半导体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但黄的评论凸显了当地动态变化的速度有多快。“在我们所有的预测中......我们假设中国为 0%,“他说。“如果中国发生任何事情......这将是一个奖励。
英伟达的谨慎指导是在人工智能堆栈出现更深层次碎片化的迹象之际做出的。中国的超大规模企业和人工智能实验室越来越多地转向国产芯片或替代硬件,以应对出口限制,从而加快了计算基础设施本地化的努力。这是黄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的趋势,当时他警告说,全面限制可能会刺激有竞争力的替代品的发展。
虽然黄仁勋表示,他希望英伟达的业务未来能够重返中国,但该公司目前实际上已经注销了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