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来首次减少 中国今年高考考生降至1335万人
随着中国一年一度的升学考试—高考(升大学考试)将至,中国教育部28日上午公布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显示今年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较上年的1,342万人减少7万人。 这是中国高考自2017年以来,报名人数首次减少。
中国教育部28日公布2025年全国高考报告人数,从历年公告数据来看,中国在2015年至2017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分别为942万人、940万人、940万人)保持在940万左右,而自2018年升至975万人,此后稳步上升,去年突破1,300万人关口,达到1,342万人,创下中国高考报名人数的历史新高,直至今年该数据才回落, 打破多年来报考人数持续增加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中国不只报考大学人数出现变化,考研究所的趋势也出现变化。 北京晚报旗下新媒体「北晚在线」近期指出,2015年,中国研究所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 2023年,研究所考试报名人数快速增长到474万,达到高峰。 而后连2年下降,2025年,中国的研究所考试报名人数下降至388万人,甚至较2024年的438万减少50万人。
这一现象也让中国近年出现不少关于学历还有用吗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吴秋翔认为,长期以来,劳动市场存在学历依赖惯性,将学历作为「低成本筛选工具」,过分偏好名校背景、学历标签。 社会文化则将名校学历视为「成功人生」的标配,对学历的追逐崇拜形成集体焦虑,促使年轻人提升学历以寻求安全感。
吴秋翔表示,当高学历群体从事送外卖、当网红等引发社会热议,个体被迫透过非学历途径证明价值。 当大学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多数人的基本素养时,传统学历等于社会地位的等式被打破。 人们对学历通胀的焦虑根源,在于仍执着对旧有精英叙事的路径依赖,对愈发激烈的就业竞争,与个体发展的不确定性,亦是过去的「唯学历论」带来的价值迷失。
另,由南京大学学者创办的「群学书院」分析称,近期,中国网络一句流行论述「中国现在不缺大学生,缺的只是交学费的人」,虽然言辞略显犀利,却道出中国当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后的隐忧。
群学书院指,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全国一般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创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同时,统计结果表明,2024届毕业生中有众多人尚未落实工作职位,甚至前2届的毕业生也仍在持续参与就业竞争。 面对毕业潮,「不得不正视一个严峻现实:就业市场的压力空前巨大,学历贬值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过去24小时新闻
- 债券价值暴跌后,日本债券市场正在实时分崩离析
- 在美国国会“加密周”之前,比特币 (BTC) 创下新的 AT
- 美联储 9 月降息预期减弱,股市下跌
- 特朗普关税引发进口商保税仓库使用激增
- 特朗普透露印度尼西亚关税税率;欧盟准备征收报复性关税
- Coinbase 股票与比特币一起创下历史新高,分析师强调“
- “乌克兰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这里”:泽连斯基祝贺乌克兰建国
- Quantum Computing(纳斯达克股票代码:QUB
- 卫星战争开始:丹麦用防堵塞的军用终端武装乌克兰
- 普京刚刚发现了他最近一次失算的规模
- 买电动车直接从税额减7500元的好康 快要喊停了
- 马斯克组「美国党」没人买单?民调曝支持率仅一成多
- 特朗普表示愿意进行贸易谈判,股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