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准降房贷不错 压民企堵言路经济不易盘活
北京连连祭出大招,降息降准降房贷,市场一时反应积极,股市翻红,一些经济界人士也认为是“积极的对策”,但对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难断定。而另外一些观察人士则认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如不改变,经济局面或者会在政策激进转向后有所改观,但很难持久,其中打压民营企业,堵死言路,就是经济难以盘活的两大恶症。
就像经济形势已经严峻的不能更严峻了,北京紧急端出大招一样,对民营企业一直不冷不热,甚至压制、排挤,2018年甚至还有“私营经济退场论”招摇过市,现在情况不好了,高层出来放话,要支持民营企业。
根据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该委主任郑栅洁9月27日召开座谈会,与几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对经济形势的意见建议”。郑栅洁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事实是,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信心低落,民间投资持续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4%。有批评指出,国企有国家,也就是全民供养,而解决大部分就业人口的私企却在国进民退的政策主导下日渐萧条,甚至遭任意打压,比如教培行业,据指中南海一道指令,一下子造成几千万人失业;而与欧美关系紧张,大量外企私企外迁,多少农民工被迫返乡,多少青年找不到工作,都与此难脱干系。
有网友的评论很尖刻,但很形象:“官府没钱了,民营企业家就是自己人,等养肥了,要杀了,民营企业家就是阶级敌人。”还有网友质问:“为啥不说国企是自己人,因为真正的自己人无需强调”。
中国改革开放后民间经济兴起,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毛时代以“一大二公”,“公私合营”之名宰割消灭私有经济的阴影在习时代沉渣泛起,最著名的就是私营经济离场论2018年“应运而生”,一时激起全社会恐慌。尽管这一说法没有得逞,但对私营企业家、对外资企业的排斥是愈来愈严重了。其中一个最恐怖的做法就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便以“置留民营企业家”交钱放人方式补充财政收入,有网友就此评论:“把抢钱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 这不就是绑架地主老财那一套么 ?”“这跟绑架勒索有何区别,不给钱就撕票?”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周天勇9月25号在其公众号发文,呼吁“紧急禁止和停止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用地方各级纪检以置留民营企业家并交钱放人、获取地方财政收入的做法,防止其蔓延形成一场国民经济灾难”。这里所说的“置留”,简单地说就是“拘押”,各级纪委“置留”的理由是行过贿,“或者有行贿嫌疑,甚至有人捕风捉影举报的企业家”,迫使其“交钱放人”。
地方上抓的都是“肥肉”,根据这位经济学家的观察,“一般置留的是当地骨干企业,有的企业家一被置留,正在正常经营的企业、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因逼债、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收购企业减少订单,供货企业不敢供货,企业管理层和职工人心不稳,许多因此倒闭”。
这位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不禁止上述做法,“全国各地的骨干民营企业都垮了、停了、关了、不干了和转移了,那么,国家发改委出台再多的促进民企发展政策,财政部搞再多的赤字,人民银行放再多的货币,降再多的息,对于复苏国民经济,也不会有多大用处。”
除了对民营私营经济打压外,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最高层听不进去“谏言”,遑论批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官方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的遭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被以“妄议中央”的罪名而拘押,而他不过在微信朋友圈对中国疲软的经济发表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评论。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国经济弊病有药可治,打击异见绝非良方”。
报道还说,习近平治下的权力机构在抓捕领导人眼中的“反派”,以转移公众对经济困境的关注。朱恒鹏近期的遭遇是上述行动的最新案例。“中国正面临楼市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信心危机。而国家权力机构对批评者的打击让形势雪上加霜。”
英国『经济学人』9月26日报道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加强打击“独立思考”,以阻绝关于国家经济的“悲观想法”,即便是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样的部级单位和一级智库,也难以倖免。
文章所指的其实就是几年来官府要求众口一声“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导致的后果。
过去24小时新闻
- Alphabet 在 9 月份股价上涨后市值达到 3 万亿美
- 法国通过让聚变反应堆运行 22 分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 基辅的远程武器库不断壮大,但这对俄罗斯石油意味着什么?
- 印度有14亿人口,但不会买我们的玉米: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
- 卢比奥表示,美国正在驱逐庆祝柯克被杀的签证持有者
- 美中达成TikTok框架协议 川普:会谈顺利 周五与习近平通
- 随着债券收益率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前下降,股市上涨
- CoreWeave 股票因 $6.3B 英伟达交易而飙升
- “优先事项是显而易见的:防空和全面执行拉姆施泰因决定——总统
- 美国称与中国达成 TikTok 所有权协议的“框架”
- 从囚禁中获释后,俄罗斯战俘经常在乌克兰“送回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 随着中美科技紧张局势加剧,北京调查针对英伟达
- 乌克兰军队从俄罗斯军队手中清除顿涅茨克地区的潘基夫卡
- 刚吃完饭就犯困?小心是得了这些病 千万不可大意(
- 乌克兰多架无人机轰炸俄大型炼油厂
- 随着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袭击升级,全球油价上涨
- 俄罗斯再次规避制裁:路透社揭露新计划
- 在俄罗斯入侵期间,乌克兰的每日战争支出达到 1.72 亿美元
- 偷渡集团制作假证件申请庇护 营运规模达1800万元
- 川普威胁取消签证 返中求职又碰壁…中国留学生进退两难
- 凯洛格:如果中国切断对俄支持,这场战争明天就会结束
- 乌2026年国防预算需约1000亿欧元
- 美中马德里经贸磋商开始 特朗普或再次延长TikTok宽限期
- 专家称,普京与俄罗斯最高银行家的冲突表明战争经济问题日益脱节
- 乌克兰无人机让俄罗斯离线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