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和Sun的消亡是警示故事。英伟达的黄仁勋担心历史可能会重演
对于黄仁勋来说,据报道,无与伦比的成功伴随着焦虑的健康帮助。
这位英伟达联合创始人被誉为科技界的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拥有摇滚明星的形象,与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相匹配。
黄仁勋以其标志性的皮夹克而闻名,最近被拍到在台湾的一次科技活动中为一名女性的胸部签名——这是31岁的英伟达周二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以3.338万亿美元的市值小幅超越Microsoft。
但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在幕后,现年61岁的黄仁勋担心英伟达面向未来,他告诉同事,他不希望英伟达遭遇与前科技巨头思科和太阳微系统公司相同的命运。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于1999年作为游戏系统GPU制造商推出,多年来一直磕磕绊绊,包括对自动驾驶汽车软件的失败尝试。
英伟达的白热化芯片没有迫在眉睫的放缓迹象,这些芯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繁荣。
但是,只要瞥一眼那些倒闭的科技公司的历史,就会发现命运的转变有多快。
思科股价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暴跌
几位分析师将英伟达和思科相提并论,思科也贩卖了硬件,推动了当今的变革性技术。
思科在互联网泡沫期间出售路由器和其他网络硬件。它于 1990 年上市,并于 2000 年上市,短暂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市值为 5690 亿美元。
听起来很熟悉?
但随后泡沫破灭了。电信公司建造的数据中心尚未开发,思科的硬件从革命性变为司空见惯。
据《投资者商业日报》报道,该公司于2001年宣布裁员,到2002年10月,其股价暴跌了90%。虽然股价再也没有达到峰值,但该公司仍在继续运营。
Sun的估值为2000亿美元,后来被收购了。
据报道,黄仁勋注意到的另一个警示故事是Sun Microsystems。
“他试图提醒人们不要被'晒太阳',”英伟达的一名员工告诉The Information。
据《福布斯》报道,这家服务器和计算机制造商在互联网泡沫期间经历了与思科类似的崛起,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和程序员比尔·霍伊(Bill Hoy)成为科技行业的名人。
据Marketwatch报道,Sun的操作系统很早就大受欢迎,并最终导致该公司在2000年达到2亿美元的峰值市值。
但最终竞争对手迎头赶上,Sun未能转向利润丰厚的软件领域。
它于 2009 年被甲骨文以 74 亿美元收购。
The Information报道称,黄仁勋正试图通过将英伟达的业务多元化到芯片之外,包括云服务器租赁和软件业务,来避免同样的命运。
例如,Nvidia AI Enterprise 是一个训练 AI 的操作系统。历史是否会重演还有待观察。
过去24小时新闻
- 美国暂停拜登欢迎的某些移民的移民申请
- 新的地下资源协议草案:美国拥有乌克兰复苏基金 100% 的所
- 俄罗斯可能同意以冻结资产为代价恢复乌克兰
- 加密币爆史上最大窃案 Bybit遭骇15亿美元被劫
-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 限制中国在战略领域投资
- 特朗普掉头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特朗普罢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将军,清洗军方领导人
- 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钦科呼吁乌克兰政治团结
- 佛州禁州大聘用7国学生 中国留学生提告 法官暂禁执法
- 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爆发——当局高度警惕!
- 切尔诺贝利专家警告称,由于俄罗斯的鲁莽行为,乌克兰发生核灾难
- 忧经济放缓和通膨上升 道指重挫近750点 今年最糟单日走势
- 特朗普与基辅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美国特使称泽连斯基为“勇敢的领
- 乌克兰士兵对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和平推动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