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加速战略物资储备
路透社星期三(3月5日)报道,中国计划将年度粮食产量目标提高到七亿公吨左右,并扩大了农业储备预算,以在与贸易伙伴的紧张局势加剧之际,推动更强有力的措施保障粮食供应。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去年进口了超过1.57亿公吨的谷物和大豆,但正寻求减少对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供应的高度依赖。
根据官方报告,北京将2025年用于粮食、食用油和其他物资储备的预算较上年增加6.1%,达到1316.6亿元人民币(约181.2亿美元)。
北京还拨款540.5亿人民币用于农业保险费补贴。
产量部分,中国2025年国内粮食产量目标比2024年6.5亿吨的目标更高。去年中国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065亿吨。
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方报告:“随着粮食作物生产战略的实施,包括改善农田管理、增加技术应用,以及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提高,我们具备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基础和支持。”
在强化一系列现有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和促进种植的同时,北京还表示,将为曾面临供应过剩问题的肉牛和乳制品产业提供更多支持。
报告还指出,中国将推进粮食、棉花、糖、肉类和化肥储存设施的建设,并改善其互联互通。
牛津全球学会(Oxford Global Society)研究员吉纳维芙·唐纳隆-梅(Genevieve Donnellon-May)表示:“中国增加储备预算是为了建立最低基准,或防止粮食储备下降至某一水平。”
她说,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凸显了北京为应对与美国的长期贸易战,以及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挑战所做的努力。
除了美国的关税问题外,中国还对来自欧盟的猪肉和乳制品进口以及来自加拿大的菜籽进口展开了贸易调查,原因是关于中国制造电动车的关税争端。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农产品进口总额下降8%,至2150亿美元。
鼓励农民
中国进口大豆约占其消费大豆总量的80%。中国表示,将扩大大豆全成本和生产收入保险的覆盖范围,这一举措将鼓励农民种植这一油料作物。与此同时,中国还表示将继续努力降饲料中大豆粕的使用。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探索使用低蛋白动物饲料或替代饲料,如菜籽或棉花,以减少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报告指出,中国将扩大油料作物的种植,并稳定糖料作物、棉花和天然橡胶的生产。
此外,中国将完善粮食定价机制,并实施稻米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牛津全球学会的唐纳隆-梅表示:“这一宣布可能会向中国主要粮食种植省份发出信号,进一步推动提高产量和生产。”
过去24小时新闻
- 孩子出生每月存5元 等到67岁退休翻20倍
- 美财政部就中国洗钱网络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威胁发布警示
- 乌克兰总参谋部称,俄罗斯的季节性进攻行动以无果告终
- 特朗普政府将解雇美国之音大部分工作人员
-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石油公司净利润暴跌 68%
- JD Vance 表示他已准备好接替特朗普:副总统如何担任总
- 乌克兰战争和美国天然气业务
- XRP 价格预测:随着交易者探索这种具有 2% 质押奖励的新
- 乌克兰将俄罗斯部队困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进行决定性包围
- 美将立法禁止议员买卖股 相关人士须在法规颁布180天内抛售个
- 中国三大航上半年仍亏损 下半年或延续量增价跌态势
- TSA添加随身行李3禁带物品 都与美发工具有关
- 发送的 Google 紧急警告电子邮件:您的 Gmail 可
- “官员们欢呼导弹突破”:乌克兰公布了最大的巡航武器,飞行速度
- 英特尔表示,它从美国政府获得了 $5.7B,因为 10%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