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通胀率创 5 个月高位 生产者通缩持续
中国 1 月份消费者通胀加速至五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而生产者价格通缩持续存在,反映出消费者支出喜忧参半和工厂活动疲软。
分析师表示,除非政策制定者能够重新点燃疲软的国内需求,否则今年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可能会持续存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增加了北京刺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周日的数据显示,上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0.5%,高于 12 月份 0.1% 的涨幅,高于路透社对经济学家调查中 0.4% 的涨幅估计。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从上个月的 0.4% 加速至 1 月份的 0.6%。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尽管预计消费者价格将逐步上涨,但由于工业品产能过剩持续存在,生产者价格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回到正值区域。
“如果以 GDP 平减指数来衡量,仍然需要几个季度才能摆脱通货紧缩,”徐说。
这些数据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因为中国最大的年度假期农历新年从今年 1 月开始,而去年 2 月。通常,随着消费者囤积商品,尤其是大型家庭聚会的食物,价格会上涨。
机票价格同比上涨 8.9%,旅游通胀率为 7.0%,电影和表演门票价格上涨 11.0%。
假期期间的消费者支出报告喜忧参半,反映了对工资和工作保障的担忧。
澳新银行的分析师估计,虽然中国人涌向电影院,在购物、餐饮和国内旅行上花费更多,但假期期间的人均支出仅比一年前增长 1.2%,而 2024 年增长了 9.4%。
1 月份 CPI 环比小幅上涨 0.7%,低于预期的 0.8%,与 12 月份的结果持平。
2024 年,CPI 上涨 0.2%,与上一年持平,远低于去年 3% 左右的官方目标,这表明通胀连续第 13 年未能达到年度目标。
中大商学院客座副教授彭志强表示,中国各省份已宣布 2025 年经济增长目标,平均目标价格低于 3%,这表明政策制定者预计价格水平会发生变化和压力。
中国制造业在 1 月份意外收缩,而服务业活动减弱,使对更多刺激措施的呼声保持活跃。人们普遍预计北京今年将维持 5% 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测,但美国的新关税将给出口带来压力,而出口是去年经济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1 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2.3%,与 12 月份的降幅持平,降幅大于预期的 2.1%。出厂价格已连续 28 个月保持通货紧缩。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Zhiwei Zhang)表示,预计政府不会在3月份的年度议会会议之前改变货币或财政政策。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现阶段外部不确定性似乎高于国内经济挑战,”张补充道。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 俄罗斯、乌克兰继续空袭,停火前景不明朗
- 由于抵押贷款成本翻了三倍,大规模裁员使大公司陷入瘫痪,俄罗斯
- “一派胡言”:卡里·莱克宣布美国之音将放弃传统媒体
- 美恐收回安全保证俄虎视眈眈 欧洲讨论恢复徵兵制
- 泽连斯基:乌克兰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顿涅茨
- 特朗普下令打击后 也门胡塞叛军宣布袭击造成至少31人死亡 誓
- 乌克兰拥有一枚 600 英里巡航导弹
- 花旗集团预测 LME 铜价将在美国关税前触及 10,000
- 数万名塞尔维亚学生走上贝尔格莱德街头抗议
- 美国之音岌岌可危:特朗普冻结海外公共媒体
- 普京的战争不会结束,直到苏联帝国重建
- 特朗普拟推新禁令:对40多国实施旅游签证限制
- 首先,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在马哈茂德·哈利勒 (Mahmoud
- 南非回应美国驱逐易卜拉欣·拉苏尔大使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危机:大规模裁员、奢侈品抛售、美国谈
- 福特表示,与美国的高风险会晤“富有成效”和“积极”
- 据报道,在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期间,俄罗斯对非洲的柴油出口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