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政停收中港包裹 电商股价应声下跌
美国邮政在当地时间周二(4日)晚宣布,即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国际包裹,直到另行通知为止,但一般信件则不受影响。公告未有交代暂停原因,但本台翻查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的公告发现,当日起生效的对华加徵关税10%,指明包括香港,而中国另一特别行政区澳门则未有包括在内,开创把香港列为中国加徵关税对象的先例。
美国邮政同时取消价值在800美元以下的低价值包裹免税优惠,预料占申请豁免数量近一半的中国电商购物平台会最受影响,当中尤以希恩(Shein)和拼多多海外版的 Temu更甚,法新社引述美国官员预料,暂停措施或会导致两间公司的包裹延迟进入美国,而亚马逊等其他零售商亦可能受到拖累。
美国邮政没有交代暂停原因,但相信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译川普)下令自本月4日起对华货品加徵10%关税的行政命令有关,因为美国政府文件订明,加徵关税措施的对象是「中国和香港」。
本台翻查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在当地时间周一(3日)发出的指引发现,当中订明,总统于本月1日签署有关对华加徵关税的行政命令,凡是「中国产品,包括香港产品」亦须加税一成。指引解释,这是根据特朗普于2020年7月签署的《香港正常化总统行政命令》而行。
公开资料显示,这份又名《第13936号行政命令》的文件,是对香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行动之一,效果是不再承认香港是独立于中国大陆的关税区地位,香港亦不再享有在金融和文化等领域丶有别于中国大陆的待遇,当局更可对侵害人权及破坏香港自治的人士采取制裁等行动。美国曾据此要求香港把入境货品标签上的「香港制造」,改为「中国制造」,但未有涉及税款和数量的改动。上述标签改动后经世界贸易组织裁定违规,但美国拒绝跟从。
货品供应炼来自中港亦受累
海关今次的指引指出,除了部分人道捐赠物资丶旅客入境携带的个人物品,以及诸如影片丶出版物等盛载资讯的物品外,所有来自中国和香港的产品都要额外徵收一成关税;即使商品价值低于800美元,亦不再享有美国「低价值免税」优惠,即是须要缴纳额外一成关税。
指引又指出,如果商品主要是在中国或香港制造丶组装或加工,即使经第三国转运,仍可能被视为中国或香港产品,须要加徵新的额外关税;另外,若供应链文件显示,商品是来自中国或香港,亦要缴交新关税。有关规定,意味中国商品难以再利用香港这独立于中国的关税区转运货品到美国来规避关税。
港府数据显示,美国一直是香港十大贸易市场之一,但受到中美贸易战和双方关系恶化影响,香港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开始下滑,去年已降至2956亿港元(折算约365.7亿欧元),但仍高踞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虽然货值与排在第一位的中国相去甚远。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 乌克兰在持续的战争中建造了创纪录数量的防御结构
-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疲软后,金价飙升
- 黄金在美元逆风下跌
- 俄罗斯7月制造业生产采购经理人指数创三年来最大降幅
- 特朗普将加拿大关税提高至 35%,并宣布数十个国家的新税率从
- 情况说明书: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通过暂停全球商业运输的最低限度
- 特朗普签署法令 对台关税20%
- NuScale 与 Oklo 股票:两个核能期货的故事以及为
- 台积电将迎「辉达时刻」! 未来5年成长性有望超车AI芯片霸主
- 科技股财报未能提振大盘 史指连跌3日 道指挫330点
- 俄罗斯银行将废除 Visa 和 Mastercard 发行的
- 北京传唤英伟达,指控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存在后门
- 美对等关税8/1上路! 白宫:没收到通知国家将以函件或行政命
- 芯片制造商和大型制药公司撤退,股市抹去早盘涨幅
- 苹果第三季度 iPhone 销量强劲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