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难豁免 中国经济动荡如何祸延全球?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三分之一经济成长的驱动力,一旦中国经济情势急转直下,当地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崩垮、支出和投资缩手,世界各国都会遭殃。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中国经济向下沉沦,首当其冲的将是与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欧洲、亚洲,以及生产大宗商品的新兴市场国家。相形之下,美国经济因为主要靠消费者支出挑大梁,而不是仰赖对中国出口,所以直接冲击相对轻微。然而,若是中国经济动荡掀起的涟漪效应持续蔓延、扩大,美国和其他国家也难豁免于难,倘若北京决策当局未能尽速采取果断行动稳住经济局势,更会是如此。
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
疫后解封的经济复苏力道不如预期,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委靡不振,6月青年失业率飙上21%,7月经济数据也令人失望连连。房地产开发商恒大、碧桂园债务危机连环爆,正打击中国影子银行业,中融国际信托传出逾期兑付投资产品的票息与本金。种种经济败象毕露,让全球金融市场近日笼罩一片阴霾。
投资人期盼北京当局会像昔日一般,祭出强力的刺激措施,让经济转危为安。但据巴隆分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如今聚焦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衍生的金融风险,已不愿回头走举债投资基础建设的老路,或采取措施重新吹大房地产泡沫。决策官员也对猛烈降息裹足不前,以免触动人民币对美元失序贬值。
这些考量让北京政策绑手绑脚,许多经济学家因此认为,中国可能正步向某种「硬着陆」,看来今年成长5%的目标难以达成。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预估,中国今年成长率甚至可能跌破3%,就中国经济而言已称得上是「衰退」了;即使北京加码刺激措施,下半年成长率平均可能只有3%。
全球经济与企业恐遭连累
中国经济恶化,可能导致国际货币基金(IMF)估计今年全球成长率可达3.5%的预期未能实现,尤其是深深仰赖对中国出口的欧洲国家,以及生产大宗商品的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巴西和印尼。
美国因为仅8%的出口销往中国,国内消费者支出和服务业景气仍强,也可提供缓冲。但大型跨国企业如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杜邦(DuPont)已警告可能受到影响;如果中国消费者和企业进一步缩减支出,就连苹果(Apple)和辉达(Nvidia)也将面临压力。
中国央行过去三个月来已两度降息,可能使人民币承压并提振美元。而美元走强可能伤害美国出口商。
美国经济也难豁免间接冲击
尽管中国经济转弱本身,不太可能经由传统经济管道让美国偏离「软着陆」轨道;但经济学家警告,美国未必能避免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其他更倚赖中国市场的国家,可能面临订单大减,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不得不大砍对美国货的需求,因而间接打击美企。
但投资策略师最担心的是,中国经济若不能尽快恢复稳定,可能导致世界各地投资气氛转向规避风险,掀起一股全球市场卖压。BCA策略师布达言指出,2015年,人民币重贬且中国房市也出状况时,全球市场随之动荡,导致美股标普500指数大跌20%。所以,即使中国问题不影响美国「软着陆」,美股在全球市场风声鹤唳之际也难逃池鱼之殃。
万一联准会(Fed)一连串升息抑制经济的效应终于充分展现,中国需求疲软又在那时给美国制造业挥来一记重击,加上中国经济问题加剧引爆全球资产市场卖压、吓得消费者缩减支出,那么美国经济前景仍可能风云变色。
过去24小时新闻
- 币圈转型AI云,矿商成了英伟达新金主
- 日本首波核污水入海... 含氚浓度无异常 第2波最快9月底排
- 日本制药初创公司开发世界上第一种长出新牙齿的药物
- 据报道俄罗斯计划在 2024 年增加军费开支
- 泽伦斯基感谢波兰:与我们人民之间的力量相比,任何挑战都算不了
- 政府若关门影响大了:经济成长损失0.2%、社安金支票暂停寄发
- 14亿人也填不满中国空置“广夏”?
- 布达诺夫:俄罗斯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总部遇袭,造成9人死亡
- 中国再聚焦中东 呼吁解除对叙利亚制裁
- 克利什奇夫卡和安德里夫卡的解放使乌克兰部队能够深入敌军后方
- 俄罗斯黑海舰队遭受打击,但情报称军事领导人可能更担心莫斯科附
- 美国商务部推出芯片法执行细则 确保中国半导体行业不会从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