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百余年海参崴成中国内贸中转口岸6月起运输成本大降
俄罗斯因俄乌战遭国际制裁,中国被指力挺俄罗斯,双边贸易量大增。但中国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没出海口,长期须从辽宁大连港中转海运货物,若能取得俄罗斯远东出海港口,货物运送距离将大幅缩短。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将成为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这也是时隔100多年后,中国终于再度看见海参崴的海。
中国海关总署指出,近期联合三部委批覆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罗斯海参崴港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6月起,海参崴将成为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中转口岸。
地理位置上,吉林、黑龙江到辽宁港口陆运普遍超过1000公里,绥芬河、珲春到海参崴仅约200公里,陆路运输成本可望因此大为降低。
1858年,因满清国力衰退,中国在东北的优势不再,当年清廷与帝俄签订「中俄瑷珲条约」,海参崴成为中俄共管。两年后,「中俄北京条约」签署,清政府再将海参崴割让给俄国。
时至今日,因俄乌战争问题,俄罗斯被多国持续制裁,似乎也因此让中国能新打通海参崴的航道。
据了解,俄乌战开打后,俄罗斯饱受西方制裁转而「向东望」,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省份合作加强。今年初,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长与中国吉林省延边政府达成协议,增加铁路及公路口岸货运规模。俄罗斯日前已批准通过远东线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的协议,当中就包括从达利涅列琴斯克至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市的跨境段。
今年3月,习近平访俄,与普亭签署联合声明,提到深挖两国地方合作和边境地区合作潜力,发展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
上周四,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朴扬帆会见黑龙江省商务厅贺松副厅长。朴表示,总领馆积极支持黑龙江省与远东领区深化交流,共同发展。
财新网引述一名上海资深货代人士表示,中国北货借助「境外港口」南运,既可降低成本,也有利于中国加强与「近邻」之间产业链、供应链的紧密度。报导还引述哈尔滨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表示,东北货量通过境外口岸南运,可长期缓解山海关铁路进关货物运输瓶颈。
过去24小时新闻
- 随着战争进入下一个关键阶段,乌克兰大坝倒塌对双方都不利
- 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汇率跌至半年来最低水平
- 俄中战略轰炸机联合巡航 日本战机升空警戒伴飞
- 中国最大国有银行降低存款利率
- 美国高级将领称,乌克兰已让“俄罗斯飞行员感到恐惧”
- 中国一线城市限购有望放宽 上海房产及租屋市场日趋萎缩
- 中加关系难解 加拿大不愿中国加入CPTPP
- 红十字会应该在被洪水淹没的被占领土上拯救人们 - Zelen
- 北京疯狂挹注莫斯科侵略资金! 中俄5月贸易额创下进犯乌克兰后
- 华为手机发展受限跌落神坛 台湾品牌店屡传熄灯
- 美中关系紧张 美国红杉资本拆分中国业务并更名
- 史指那指收跌 大盘指数波动
- 乌克兰大坝爆炸后,普京的举动适得其反,因为军队在洪水中“一扫
- 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差 靠贬值刺激进出口换外币失效
- 乌克兰总理指控俄军炸坝造成"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 全球需求疲软 中国5月出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