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氧化碳塞回地下 中国首个海上碳封存工程激活
如何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中国最新手法:塞回地底下。据央视新闻报导,中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1日在珠江口海域正式投用。这象征中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
报导称,所谓二氧化碳封存回注,就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至地下800公尺到3500公尺深度范围内的陆上或海底咸水层,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
中国这口回注井投产后,所在区域的海上钻井平台在开采油气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采集,然后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
要如何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至地下?央视新闻指出,首先,技术人员在800公尺深的海底找到了一个仿佛倒扣在地底下类似「巨碗」的地质结构,不仅保存量要大,而且封闭性强,能够长期稳定地罩住二氧化碳。
然后,通过钻井创建一条往「碗」里输入二氧化碳的信道。钻井专家们还订制了一批特殊的装备,让钻进之路通畅无阻。最后,海洋石油专家们创新性地加装了光纤监测设备,每隔1公尺就有一个监测点,在几千公尺深的井下无死角观察注气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央视新闻表示,中国自主设计实施的这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之所以选择在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这片海域进行建设,是因此处的恩平15-1油田是中国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
若按常规模式开发,大量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产出地面排放。因此,工程人员决定在油田的附近,开挖一口海底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最终,地点击择在距离海上钻井平台3公里处的「穹顶」式地质构造。
工作人员称,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不仅可以封存海上平台开采油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帮助封存沿海一些高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帮助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过去24小时新闻
- 美国暂停拜登欢迎的某些移民的移民申请
- 新的地下资源协议草案:美国拥有乌克兰复苏基金 100% 的所
- 俄罗斯可能同意以冻结资产为代价恢复乌克兰
- 加密币爆史上最大窃案 Bybit遭骇15亿美元被劫
-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 限制中国在战略领域投资
- 特朗普掉头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特朗普罢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将军,清洗军方领导人
- 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钦科呼吁乌克兰政治团结
- 佛州禁州大聘用7国学生 中国留学生提告 法官暂禁执法
- 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爆发——当局高度警惕!
- 切尔诺贝利专家警告称,由于俄罗斯的鲁莽行为,乌克兰发生核灾难
- 忧经济放缓和通膨上升 道指重挫近750点 今年最糟单日走势
- 特朗普与基辅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美国特使称泽连斯基为“勇敢的领
- 乌克兰士兵对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和平推动不屑一顾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