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冰层融化改变地球自转 暖化现象导致白昼延长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气候变迁改变地球白昼长度,因为随着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白昼时间逐渐延长,最快可能在本世纪末就会对全球计时标准产生影响。
据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报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5日刊登的研究报告指出,研究人员针对气候变迁对海洋造成的影响时发现,随着南北极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加速地球物质重新分配并从两极移至赤道,于是白昼时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延长。
根据统计,地球白昼时间三千年来有明显延长趋势,在上个世纪地球海平面波动导致每天白昼长度每百年延长0.3至1.0毫秒。
但是进入21世纪,因为格陵兰岛(Greenland)与南极冰层加速融化,研究发现白昼长度如今以每百年约1.33毫秒延长,并预估21世纪末白昼长度可能每百年延长2.62毫秒。
该报告撰稿人之一、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地球物理学家艾德卡里(Surendra Adhikari)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气候变迁:「到21世纪末,如果继续高碳排放,温室效应影响可能会超过地月系统。」并强调:「请恕我这么说,这份研究足以证明当前气候变迁危机的迫切性。」
艾德卡里表示,虽然每百年白昼延长时间数毫秒,不会明显改变人类生活,却可能对全球计时会带来深远影响。
根据「自然」(Nature)期刊今年3月公布的研究显示,南北极冰层融化不但改变地球自转,甚至波及全球时间测量,国际度量衡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计时部主管塔韦拉(Patrizia Tavella)强调,即使减少一秒钟也可能会对一般计时带来严重后果。
由于自1960年代起,无论卫星导航、电脑、通信、贸易甚至太空任务皆采取国际公认的全球计时标准「协调世界时」(UTC),因此艾德卡里认为,未来可能需要依靠量子或原子钟来计时:「届时对于地球和太空,人类可以采取更精确的导航。」
过去24小时新闻
- 最高法院不会阻止特朗普的关税。官员们说,处理它
- Merz 行动计划旨在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聚变反应堆
- 能源 全球关键矿产竞赛正在升温,稀土库存正在飙升
- 乌克兰今年秋天第三次袭击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炼油厂
- 中美贸易休战,股市上涨;美联储前景提振美元
- 泽连斯基报告波克罗夫斯克附近的战场战果,称赞摧毁俄罗斯军队的
- NuScale Power 自豪地支持 ENTRA1 Ene
- 贝森特称中国是不可靠伙伴 美国须摆脱中国稀土控制
- 下一代苹果芯片可以使内存带宽翻倍
- 乌克兰称击中俄罗斯黑海石油设施,并获得额外的爱国者导弹系统
- 矿业公司表示,它在月球表面发现了非常有价值的物质
- 中国石油储备缓冲市场,美国制裁打击俄罗斯原油
- AI最新热门工作:工程师不只要会写程序 还须点满这技能
- 市场大师 Liz Ann Sonders 表示,人工智能的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