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受到贸易战的刺痛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中国经济在 4 月份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凸显了高关税在华盛顿和北京大幅缩减关税之前构成的风险。
随着美国进口商竞相利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和中国达成的 90 天休战期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较低关税,中国经济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得到短期提振。
但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经济仍面临巨大挑战,今年需要政府和央行采取更有力的刺激措施,才能使经济增长接近北京 5% 的增长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挤压了中国工厂,4月份工业生产年增长率低于3月份。
与上个月相比,4 月份零售额(衡量消费者支出的关键指标)以及对建筑物、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失去了动力。
这些数据共同表明,随着海外贸易形势的黯淡,中国国内经济失去了一些动力,凸显了更广泛的经济对贸易动荡的敏感性。
这些数据涵盖了特朗普总统 4 月 2 日征收全面关税后,美中贸易紧张局势达到顶峰的时期。
此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双方达成休战协议,大幅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在特朗普关税闪电战后一轮针锋相对的报复后,关税已达到 100% 以上。
根据日内瓦协议,美国将大多数中国商品的关税从 145% 降至 30% 左右,尽管某些产品仍需缴纳前几年征收的关税,以及对包括钢铁和铝在内的产品征收新关税。瑞银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按美国通常进口的每种商品的数量加权)约为 44%。
作为回应,中国将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 125% 降至 10%。北京还表示,将暂停或取消为报复特朗普关税而实施的其他惩罚性措施,可能包括对用于电池和其他高科技应用的关键矿物出口的一些控制。
华盛顿和北京同意将新关税水平维持 90 天,目的是努力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
天价关税冒着美中之间实际上禁运的风险,威胁到美国的短缺和更高的通货膨胀,以及中国工厂的数百万个工作岗位。
经济学家表示,鉴于关税水平仍然很高,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贸易势必会下降。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拉里·胡(Larry 胡)预计,假设关税保持在当前水平,未来12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下降三分之一。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出口更多货物来弥补这一损失,因为中国廉价进口商品的热潮削弱了国内生产商的利益,导致了广泛的紧张局势。
不过,经济学家表示,在短期内,中国经济可能会受益于贸易的激增,因为美国进口商争先恐后地在 90 天窗口关闭之前进口商品。
另一方面,这样的提振可能会抑制北京对刺激措施的胃口。人们曾预计政府将增加借款和支出以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和消费,以抵消贸易萎缩,但现在与美国的休战协议已经到位,这些计划似乎将被缩减或推迟。
经济面临贸易以外的一系列挑战,包括房地产行业疲软、消费支出低迷以及不断膨胀的工业产能压低价格。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表示,需要更强效的药物才能使中国摆脱通货紧缩并刺激更健康的经济增长,例如扩大借贷和支出计划以及改革医疗保健和养老金,让家庭增加支出并减少储蓄。
国家统计局周一的数据显示,4 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 6.1%,低于 3 月份的 7.7%。尽管速度放缓。
4 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 5.1%,而 3 月份增长 5.9%。1 月至 4 月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0%,低于第一季度的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