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动员央企从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收购未售出的房屋

08/14/25 07:42 | 来源: 法广 | 已有(0)点评| |

还是央企钱多。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导称,中国正准备动员中央政府所属企业从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收购未售出的房屋,此前一项依赖地方政府的举措收效甚微

知情人士称,监管机构正计划要求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在内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坏账管理公司协助化解房地产过剩问题。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公司将被允许动用央行去年为该计划拨付的3000亿元人民币(约合418亿美元)资金。

这项仍在讨论中的新举措可能有助于加快中国4.08亿平方米房地产过剩库存的清理——这比美国城市底特律的面积还要大——并减轻陷入困境的开发商的财务负担。知情人士在3月份表示,官员们还在考虑取消该计划的价格上限,以加快清理进程,并提高该计划对开发商和国有买家的经济效益。

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信达尚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虽然引入坏账管理机构的举措可能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但由于这些公司自身资金紧张,其影响可能有限。该计划出台之际,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低;停牌长达18个月后,中国恒大集团退市;前100家最大开发商的新房销售连续两个月下降超过20%

央行于20245月启动了一项全国性的再贷款计划,以帮助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未售出的房屋,并表示几个月后将加大力度。彭博经济研究所去年5月估计,中国约有6000万套未售出的住房,如果没有政府援助,这些住房将需要四年多的时间才能售出。

然而,据彭博行业研究本月初的一份报告显示,该计划进展缓慢,迄今为止已宣布的贷款批准率不到6%。报告称,鉴于待售房屋的地理位置与经济适用房的需求不匹配,该计划加速推进的可能性不大。

四年多前,当中国房地产行业开始陷入困境时,当局曾寻求坏账管理公司的帮助。监管机构要求包括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信达在内的公司参与重组实力较弱的开发商,收购停滞的房地产项目,并购买不良贷款。

随后,据知情人士当时透露,在2023年初,央行通过这些坏帐银行向选定的开发商发放了8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年利率为1.75%,同时鼓励这些坏帐银行用自有储备金来匹配这笔贷款。

然而,这项政策下实际实施的项目很少,效果也不佳。四大坏帐管理人自身也因在中国房地产繁荣时期过度扩张而陷入不良贷款困境。

由于国内需求和就业市场依然疲软,中国为抑制持续多年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所作出的努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监管机构尚未推出更强劲的刺激措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呼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但这并未达到一些投资者对更积极措施的预期。

由于价格下跌未能吸引买家,7月份中国房屋销售延续了低迷态势。包括瑞银集团在内的分析师已将中国房地产复苏的预期推迟到2026年中后期。

关键词: 央企、开发商、房地产、收购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