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财报显示经济复苏不平衡
从三年的大流行限制中走出来后,中国人在餐饮、旅游和奢侈品上挥金如土,但如果第一季度的企业业绩是一个迹象,他们仍然不会在日常消费品上大肆消费。
在中国于 12 月结束涉及全市封锁和广泛隔离的零 COVID 政策后,收益普遍反弹,但消费者对全球增长和就业前景的谨慎情绪削弱了信心和整体需求。
美国银行证券估计,中国 A 股前三个月的盈利同比增长 3.2%,从 2022 年第四季度 5.7% 的跌幅中反弹。
然而,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快于预期,但企业获得的收益差异很大。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餐饮和旅游业务复苏,与旅游相关的消费服务行业收益飙升 155%。食品和饮料行业的收益增长了 18%,汽车行业的收益增长了 8%。
相比之下,家居用品和服装公司的收益均下降了 9%。
分行业结果进一步凸显了消费者行为的差异。主要珠宝品牌老凤祥和周大生的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而领先的化妆品公司华熙生物由于在线销售不温不火,净利润下降了 17%。
UBP 集团首席策略师 Norman Villamin 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信心将逐渐恢复。
“当你有点紧张的时候,你可能会花一点钱来做‘一次性交易’。也许4个小时的飞机没人坐,但他们会坐一个小时的火车。你在外面吃饭,但也许你不会看电影。你开始很慢,但随着你一年四季都变得更舒服,你开始做更多的事情,”他说。
几位分析师认为,第一季度将是 2023 年的低点,全年收益将达到两位数。
Refinitiv 数据预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全年盈利增长 26%。
盛宝市场大中华区市场策略师 Redmond Wong 表示:“投资者可能会忽略第一季度的业绩,关注第二季度盈利修正的势头。”
截至 2023 年,基准上证综合指数已上涨 8%,但由于企业业绩好坏参半,4 月份股市有所回落。
材料板块表现最差,钢铁和建材板块的收益分别下跌超过 60%。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医疗保健、服装类股表现明显不佳,而金融、消费服务和公用事业类股则表现出色,实现正增长。
分析师认为,在 4 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政策制定者将出台强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措施以支持经济复苏后,盈利已经触底并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有所改善。
然而,消费分层似乎至少持续到第二季度。
Invesco 亚太地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 David Chao 表示,本月劳动节假期数据显示家庭外出就餐并进行短途国内旅行,但尚未准备好在可自由支配的商品和产品上消费。
过去24小时新闻
- 随着战争进入下一个关键阶段,乌克兰大坝倒塌对双方都不利
- 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汇率跌至半年来最低水平
- 俄中战略轰炸机联合巡航 日本战机升空警戒伴飞
- 中国最大国有银行降低存款利率
- 美国高级将领称,乌克兰已让“俄罗斯飞行员感到恐惧”
- 中国一线城市限购有望放宽 上海房产及租屋市场日趋萎缩
- 中加关系难解 加拿大不愿中国加入CPTPP
- 红十字会应该在被洪水淹没的被占领土上拯救人们 - Zelen
- 北京疯狂挹注莫斯科侵略资金! 中俄5月贸易额创下进犯乌克兰后
- 华为手机发展受限跌落神坛 台湾品牌店屡传熄灯
- 美中关系紧张 美国红杉资本拆分中国业务并更名
- 史指那指收跌 大盘指数波动
- 乌克兰大坝爆炸后,普京的举动适得其反,因为军队在洪水中“一扫
- 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差 靠贬值刺激进出口换外币失效
- 乌克兰总理指控俄军炸坝造成"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 全球需求疲软 中国5月出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