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调查: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达4% 但经济数据矛盾引起质疑
中国最近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的脚步有所加快。路透社对专家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专家们认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达到4%,全年可望超过预期,达到5.4%。
路透社周五(4月14日)公布了它对70名经济分析师进行的调查结果。他们的预测中值是4%,这是去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他们预测,2023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达到5.4%,超过北京设定的5%的增长目标。
专家们将中国经济复苏加快归功于去年年底中共放弃了坚持三年的“清零抗疫”政策,取消了几乎所有严厉的封控措施。
在这一变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9%,促成中国经济去年全年获得了3%的增长。这个数据虽然远低于北京设定的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但考虑到去年的特殊情况,这已经是给世界的一个“惊喜”了。
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某种程度的封城状态,大批企业倒闭,出口订单暴跌,失业人数剧增,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长期居家隔离中遭到严重损耗。许多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还有3%的增长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路透社说,最近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而不平衡的”复苏,带动复苏的是消费、服务和基础设施。但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胀数据在下滑,银行储蓄在增加,通缩的阴影越来越重。
中国招商证券(深圳)的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解释说,“我们看到了抗疫政策转变对消费和投资产生的红利,其中包括出口增长超过预期”。
“国内需求在好转,但复苏的力度还不足,”张一平补充道。
中国海关总署周四报告说,上个月中国出口强劲增长14.8%,前三个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加了4.8%,其中出口增8.4%,进口增0.2%。这个消息也引起了专家们的质疑。
他们质疑的理由是,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经济受春节休假因素和国外贸易订单持续下滑的影响,出口商不可能恢复生产,更不可能将生产恢复至扩张状态。
分析师们表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出口商赶工完成之前积压的订单。专家指出,中国出口商最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今年以来处于一片萧条,大量的失业工人找不到工作,工资水准也因此大幅度下降,完全没有昔日繁忙的景象。
中国新一届政府在三月份开始运作之后全力推动经济复苏。银行新增贷款在一季度创了新高,但是消费乏力,物价指数下降至18个月来的新低,批发价格在三月份进入通缩状态。普遍认为,中国当局将会进一步放宽货币和财政政策,向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另一个令人意外的数据是中国家庭的银行储蓄。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家庭的银行储蓄增加了9.9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增加17.8万元的一半以上。财经人士指出,如果说去年家庭储蓄增加是中国消费者受困于疫情限制措施没有地方消费可以理解,那么今年获得消费自由的中国民众怎么会不消费反而将钱存入银行的行为就很令人费解。一些专家认为,居民储蓄如果持续增加将会影响未来的复苏力度。
中国官方计划在下周二(4月18日)公布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
过去24小时新闻
- 随着战争进入下一个关键阶段,乌克兰大坝倒塌对双方都不利
- 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汇率跌至半年来最低水平
- 俄中战略轰炸机联合巡航 日本战机升空警戒伴飞
- 中国最大国有银行降低存款利率
- 美国高级将领称,乌克兰已让“俄罗斯飞行员感到恐惧”
- 中国一线城市限购有望放宽 上海房产及租屋市场日趋萎缩
- 中加关系难解 加拿大不愿中国加入CPTPP
- 红十字会应该在被洪水淹没的被占领土上拯救人们 - Zelen
- 北京疯狂挹注莫斯科侵略资金! 中俄5月贸易额创下进犯乌克兰后
- 华为手机发展受限跌落神坛 台湾品牌店屡传熄灯
- 美中关系紧张 美国红杉资本拆分中国业务并更名
- 史指那指收跌 大盘指数波动
- 乌克兰大坝爆炸后,普京的举动适得其反,因为军队在洪水中“一扫
- 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差 靠贬值刺激进出口换外币失效
- 乌克兰总理指控俄军炸坝造成"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 全球需求疲软 中国5月出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