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后复苏失败,中国下调关键政策利率;人民币触及6个月低点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下调了关键的短期政策利率,因为它在 Covid-19 重新开放未能获得动力后应对该国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
根据央行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国人民银行将其七天期逆回购利率从10%下调2个基点至1.9%,通过其七天回购注入2亿元人民币(279.97亿美元)。
回购协议(repo)是一种短期借款利率。
这是央行自8月以来的首次此类举措,此前美国最大的银行上周下调存款利率,表明未来将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
此举是在央行预计将于周四公布的中等借贷便利利率决定之前进行的。同时,该行贷款优惠利率定于6月20日发布。
“现在我们将看到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变得更加支持,”亚特兰蒂斯首席投资官刘洋告诉CNBC的“亚洲路牌”。
“基本上,中国政府(期望)做的是努力支撑国内消费,特别是在私营部门,”她说。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在其6月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未来政策将进一步宽松。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侧重于保持流动性充足和信贷增长稳定,”它表示,预计央行今年将下调一到两次“适度”存款准备金率。
它还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型贷款便利利率(MLF)将下调5至10个基点。
“然而,更大的步骤可能会加剧政策制定者希望避免的外汇压力,如果不伴之以需求刺激,回报就会递减,”它说。
债券、房地产股反弹
该决定后,中国主权债券价格上涨。该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下跌约4个基点,为2.645%,为九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收益率与价格成反比,基点等于0.01%。
美元兑在岸升至7.1610人民币周二此举后不久,徘徊在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房地产股也上涨,开发商洛根集团上涨4.5%; 碧桂园上涨1.19%,因未来进一步刺激和政策宽松的希望。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姚伟(Wei Yao)和米歇尔·林(Michelle Lam)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央行下调七天逆回购利率的决定被视为“姗姗来迟的举动”,并暗示未来将进一步宽松。
经济学家表示,这一决定“可能不足以稳定放缓的增长势头”,并补充说,“几乎可以肯定”本周将有中等贷款工具降息。
但货币宽松可能不足以支撑疲软的需求,而疲软的需求一直是中国增长担忧的关键。经济学家指出,住房需求的减弱是由于“永久性的信心丧失”。
“这种需求不会因任何降息而恢复,”他们说,“需要更多的宽松政策,特别是由中央(政府)资金支持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