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累累的中国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地用210亿美元的专项债券救助小银行

11/30/23 01:08 | 来源: 路透 | 已有(0)点评| |

中国地方政府今年出售了创纪录数量的所谓特别债券,向陷入困境的小型银行注入资金,因为当局试图遏制房地产危机加深和经济萎靡不振的溢出风险。

特殊用途债券是中国地方政府使用的一种预算外债务融资形式,募集资金通常用于特定的政策目标,例如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

根据交易招股书,地方政府计划利用最新债券销售的收益从小型银行购买股权或可转换债券,其中大多数是国有银行,有效地对其进行了资本重组。

根据中国电子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准入官方数据,2023年迄今,政府已通过此类债券筹集了1523亿元人民币(210.5亿美元),以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

但分析师表示,与银行的需求相比,迄今为止筹集的资金总额并不大。

根据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10月份的一份报告,基于多达20%的地区性银行面临资本不足的情况,中国的小型区域性银行将需要解决约2.2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本缺口。

今年发行的专项债券价值已经是2022年发行的630亿元人民币的两倍多,是自2020年推出此类工具以帮助受COVID-19大流行影响的小型贷款机构以来的最高记录。

这一趋势凸显了在占经济约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市场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该国越来越多的小型银行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当局一直在加大支持房地产的措施,包括放宽购房限制和降低借贷成本,尽管这些措施未能支撑有意义的复苏。

中国人民银行(PBOC)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NFRA)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负债累累

在加大支持小型银行力度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担心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达到92万亿元人民币(12.6万亿美元),占中国经济产出的76%,高于2019年的62.2%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政策制定者高度关注债务水平上升,但北京别无选择,只能支持小型银行遏制溢出风险。

即使是最小的机构,也要避免任何倒闭,因为一次倒闭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并将金融传染传播到其他金融机构,”Gavekal Dragonomics研究员张晓曦说。

目前尚不清楚中央当局是否就小型银行的资本重组向地方政府提供了任何指导,以及谁是这些特殊目的债券的购买者。

央行行长潘功胜本月早些时候在北京表示,一些省份正在加快改革和化解地方高风险中小银行风险的计划,并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

传染风险

地方政府和银行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北京要求省市官员实现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

但经济学家表示,在经历了多年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土地出让回报暴跌以及新冠疫情成本飙升之后,债务缠身的城市现在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成了重大风险。

地方政府为银行资本重组而发行新债务,而此时它们本身的负债正在迅速增长,这可能会使市政当局的财务平衡行为更加不稳定。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称,除了今年迄今筹集的210亿美元外,河南省政府上周宣布计划发行价值282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债券,对26家地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薄弱环节

规模较小的区域性银行是中国61万亿美元金融业的薄弱环节,因为它们的产业、部门和地域集中,治理不透明,缺乏严格的监管。

NFRA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18%,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1%,高于银行业1.61%的平均水平。

许多分析师认为,不良贷款的实际金额要高得多。

与大型银行相比,规模较小的中资银行在筹集资金以补充资产负债表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它们的信用度较低,经营范围有限,风险状况有限。

今年特别债券的主要发行人包括辽宁省、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这些政府旨在利用所得款项对当地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标准普尔分析师在上个月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主要在较弱地区运营的地区银行严重暴露于负债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其信用风险高于富裕地区的同行。

每当地区银行面临压力时,地方政府可能是第一道防线,他们说。尽管如此,我们预计地方政府对紧张的贷款人的支持将是有选择的。

关键词: 银行、贷款、困境、负债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