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告揭示高物价和通胀背后的真正罪魁祸首
通胀稳步向美联储 2% 的目标迈进,整个 2023 年一直在放缓,这增加了美联储通过降低通胀而不引发衰退来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
纳斯达克的数据显示,通胀率在 2022 年达到 7.1% 的峰值后,在 11 月降至 3%,各大股指也都在这个月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月份之一 。
尽管股市表现更为乐观且通胀持续下降,但美国人仍然面临着居高不下的物价。
Bankrate 11月的一项调查发现,虽然今年大多数工人的工资都上涨了,但他们的收入仍然跟不上通货膨胀。
Bankrate高级经济分析师马克·哈姆里克(Mark Hamric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通胀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物价并未下降。”,“一种持续的、虚拟的价格冲击继续压在消费者的心头和钱包上,这是有意义的。”
彭博社11月27日的一份报告发现,现在购买相同物品和服务的成本为119.27美元,而在大流行之前,家庭只需花费100美元。杂货成本较2020 年1月水平上涨25%,租金上涨20%。
通胀放缓虽然对经济来说是一个好兆头,但仅表明价格增长速度较慢,而不是价格本身正在下降。
报告:实力雄厚的公司通过提高利润率“放大通胀”
公共政策研究所 (IPPR) 和 Common Wealth的一份新报告 指出了这种二分法背后的罪魁祸首:强大的国际公司的更高利润率。
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能源公司以及卡夫亨氏等食品和大宗商品公司的利润“远远”超过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的通货膨胀。报告称,科技、电信和金融公司的利润也大幅增长。
报告称,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加剧了最初的价格冲击,导致通胀达到峰值,并且比市场力量减弱时持续的时间更长”。
例如,埃克森美孚公布的 2019 年盈利为 143 亿美元,而在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通胀环境之前。该公司报告2022 年收益为 557 亿美元。
报告发现,有证据表明,一些公司除了将较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之外,实际上还提高了利润率,“不仅转嫁了通货膨胀,而且进一步放大了通货膨胀”。
“通胀冲击无法避免,但不必持续太久,”Common Wealth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海耶斯(Chris Hay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公司的分析表明,除了大宗商品行业之外,许多大公司正在利用自己的权力来维持利润率。这将冲击推向了下游的工人、消费者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这些行业消化能力较弱。”
海耶斯表示,这种做法不仅不公平,而且还破坏了经济的稳定。
“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有针对性的战略性宏观经济政策,以鼓励企业在现在和未来采取不同的行为并降低通货膨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