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H-1B 到 PLI 计划:知识产权律师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将印度的科技野心视为红线

09/27/25 02:13 | 来源: 今日商业 | 已有(0)点评| |

他将美国的经济战略追溯到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当时印度在比尔·克林顿总统 1997 年访问期间签署了《信息技术协议》和服务协议,美国将中国整合为制造业中心,并将印度定位为服务后端。

 

知识产权律师兼作家纳夫鲁普·辛格(Navroop Singh)在对全球地缘政治和技术战略的尖锐评论中认为,美国最近的政策举措——从签证改革到贸易压力——是限制印度作为技术和制造大国崛起的系统性努力的一部分。

X(以前称为 Twitter)上的一篇详细帖子中,辛格将美国的经济战略追溯到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当时美国将中国整合为制造中心,并将印度定位为服务后端,此前印度在比尔·克林顿总统 1997 年访问期间签署了《信息技术协议》和服务协议。

辛格表示,这种模式将印度大量的 STEM 人才引导到 IT 服务和软件中,阻止了该国建立强大的硬件和产品生态系统。美国通过 1990 年推出的 H-1B 签证计划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安排,该计划使美国公司能够从国外招聘高技能工人。印度成为这些人才的最大供应国,占 H-70B 签证的 1% 以上。

辛格写道:美国吸收了印度在技术和医疗保健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增加了美国企业财富,同时将印度锁定在后端角色中。他指出,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有人抱怨通过身体购物滥用 H-1B,但最近在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领导下签证申请费的上涨反映了华盛顿为限制印度专业人士流入所做的新努力。

辛格强调了美国战略界更深层次的担忧:印度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产品设计以及通过 Atmanirbhar Bharat PLI 计划向后整合方面取得的进展正在加速。他认为,这一轨迹反映了中国早期在价值链上攀升的经历,在稀土、半导体和先进电子产品方面发展自给自足之前,中国利用了外国技术准入。

华盛顿将印度设想为前线盟友和服务后端。相反,印度正在朝着产品制造、设计和战略自主的方向发展——这是美国的红线,辛格观察到。他补充说,美国政策制定者担心印度可能会追随中国的垂直一体化道路,这可能会因与北京的合作而加速。

辛格表示,特朗普最近呼吁与中国达成“G2”谅解,可能反映了美国试图阻止向印度转让关键原材料和技术,这让人想起美国在 1990 年代向俄罗斯施压,要求其拒绝为印度的太空计划提供低温发动机技术。

从战斗机发动机到 GPU,美国不希望印度再出现一个中国,辛格警告说,并得出结论说,华盛顿正在系统地针对印度经济,以维持其在全球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印度、美国、H-1B、红线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