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相关公司以创纪录的速度关闭——2023 年关闭 10,900 家,即每天约 30 家
自美国于2019年至2020年开始对半导体行业实施制裁以来,中国的芯片公司数量一直在下降。随着芯片需求放缓,情况在2022年至2023年变得更糟。自2019年以来,已有超过22,000家芯片相关公司消失,但根据DigiTimes的数据,2023年出现了创纪录的灭绝(引用TMTPost)。
报告称,到目前为止,2023年有创纪录的10,900家芯片相关公司失去了注册——比2022年倒闭的5,746家公司大幅增加。这意味着2023年平均每天有30家中国芯片相关公司关门。这是五年趋势的一部分,2021年至2022年,超过10,000家中国芯片相关公司关闭。2023年的飙升凸显了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和晶圆制造设备领域日益严峻的困境。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表示,2023年中国3243家芯片设计公司(其中许多公司至少部分得益于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中,超过一半的年收入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邵军并不是特别喜欢中国工业的发展。
这些公司不仅在销售方面苦苦挣扎。由于市场供过于求以及更广泛的经济环境导致半导体行业普遍低迷,大多数公司因未售出的库存而亏损。问题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错误的规划:在 2021 年和 2022 年,许多公司生产了大量芯片,预计 Covid 引发的在家工作趋势会带来高销售额。但随着疫情的减弱,需求下滑,市场在 2022 年底/2023 年初暴跌,使公司有大量库存无法出售。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产品正在失去价值。
另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公司来说,是缺乏投资。美国限制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技术)的投资,欧洲投资者也不倾向于投资受到美国制裁的中国芯片公司。
像长江存储这样的大公司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寻找替代供应商并采购第三方工具来维持业务,而华为则建立了一个秘密的晶圆厂网络;较小的公司没有资源来跟上。虽然中国政府正在投资芯片行业——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周前向HLMC投资了10亿美元——但它无法向每家芯片初创公司投入资金。
对于中国芯片行业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尤其是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创纪录的公司倒闭数量反映了他们面临的困难时期:需求低、库存积压和难以获得资金。这迫使许多人退出了游戏,并将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转变为主要是大公司,而不是小型初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