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前景黯淡,负债率接近300%
海纳的债务与GDP之比已飙升至历史新高,去年年底接近300%。中国经济放缓直接影响了这一增长。
财新网等中国媒体30日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国家金融发展研究所(NIFD)的一份报告报道如下。报告显示,2023年非金融负债总额与名义GDP的宏观杠杆率较上年上升13.5个百分点至287.1%。
与上一年相比,中国政府的债务也增加了10%以上。截至2023年底,中央财政债务30.869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4.16万亿元,财政赤字率超额目标(3%)3.8%。地方政府债务为40.74万亿元。虽然低于年初设定的42.17万亿元目标限额,但增幅超过目标限额1万亿元,增幅为5.68万亿元。NIFD指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债务问题已飙升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这是直接原因。这与中央政府发行专项债券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有关。
负债率没有显著变化。政府债务比率较去年上升5.3个百分点至55.9%。相比之下,家庭和非金融企业负债率也分别上升了1.3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不过,报告分析认为,中国总负债率在一年内急剧上升,与经济增长放缓有关。
去年,中国GDP增速实现了5%的目标,比上年增长5.2%。然而,这是考虑通货膨胀的实际GDP,作为宏观杠杆率的分母,去年的名义GDP增长率保持在4.6%,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名义GDP增长率低于实际GDP增长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报告建议,“为了稳定保持宏观杠杆,政府必须提高名义GDP增长率”,“名义增长率目标应设定在7%左右”。
报告还建议,“中央政府需要借更多的钱来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保持一定的财政赤字水平”,“应该降低利率以降低融资成本,并准备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