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与财政部共商国债买卖 学者:中国版QE已启动

中国央行与财政部近日创建联合工作组并召开了首次正式会议,以落实中央提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要求,加上中国央行8月底已从一级交易商买入人民币4,000亿元(约564亿美元)特别国债等举措,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向本报分析,「中国版量化宽松(QE)」已经启动。
王国臣指出,中国央行8月底购入特别国债的举动,就是运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际作为。他并指,中国今年计划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达人民币1兆元,央行尝试操作过一次后,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应该都会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处理。
王国臣形容,不同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有公告操作日期与操作量,中国的操作没有明确日程表,这比他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更凶悍」,是「加强版的量化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8月底购入国债时,是采取「买断」而非逆回购的方式,王国臣指出,这某种程度等于印钞票。当政府债务货币化,不仅财政纪律会出现问题,人民币后续贬值压力会越来越大,还会造成通货膨胀。
然而,目前中国民众消费意愿低迷,倘若物价又上涨,民生消费会否更紧缩?王国臣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呈现通货紧缩,民生必需品的价格已经松动,要持续关注是否出现比通缩更严峻的「停滞性通货膨胀」。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6月1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曾表示,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会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使用。
中国发改委8日在「十一」长假后首日召开的记者会,未如预期推出强力刺激措施,使市场失望,中股9日也转跌作收。不过,中国国新办再度预告12日上午的一场记者会,由财政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王国臣认为,财政部记者会也「不会有太多政策惊喜」。他指出,外界关注的房地产和消费领域,前者会以延续去年提出的「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为主;后者则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进行,外界对处理库存房、发消费券等措施的预期恐怕落空。
至于中国今年能否达成全年经济成长率5%的目标?王国臣表示,以去年基数来看,5%是困难的数字。如果要达成此目标,必须要有足够的财政支撑,关键在于中国官方要拿出人民币10兆来拯救房地产,但官方没有采取此策。因此就实际情况来看,今年有达成4.5%「就算是不错的表现」。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 告别国际空间站——美国宇航局确认它将落入海中,他们仍然不知道
- 加拿大推出 14 亿美元关键矿产主权基金
- 特朗普的关税在最高法院遇到收入问题
- 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签署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
- 乌克兰摧毁了 $300M 的年战斗机产量——米格供应链崩溃
- 核能进入“黄金时代”
- 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暴跌,而美国的制裁却在莫斯科最无力承受的时候
- 特朗普国务院下令根据恢复的“公共负担”规则打击全球签证
- 科技公司取得突破,可能彻底改变核废料的处理方式:“已得到验证
- 沙特阿美降价导致原油价格下滑
- 黄金是泡沫中的还是爆发的?吉姆·奥尼尔 (Jim O'Nei
- 人工智能重估可能会引发波动性冲击,但近期黄金清算不会改变强劲
- 股市因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而下滑
-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炼油厂起火,爆炸震动了多个能源站点,乌克兰证
- 乌克兰在经历了 18 个月的消耗战后,波克罗夫斯克可能落入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