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谷歌关注服务容量的指数级增长,分析师表示我们正进入“人工智能的第二阶段”,瓶颈变成了物理限制

谷歌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负责人警告称,公司需要扩大技术规模,以应对大量用户涌入和由AI产品处理的复杂请求——这可能表明对泡沫的担忧被夸大了。
谷歌全球人工智能与基础设施团队的副总裁Amin Vahdat在11月6日的全体会议上表示,公司需要每六个月将服务容量翻一番,“未来4-5年内实现1000倍”,CNBC报道。
这指的是谷歌能够确保Gemini及其他依赖Google Cloud的AI产品在面对激增的用户查询时依然能良好运行。这与计算不同,计算或用于训练AI的物理基础设施。
谷歌发言人告诉《财富》杂志,“对人工智能服务的需求意味着我们被要求提供显著更多的计算能力,我们通过硬件、软件和模型优化的效率以及新投资来推动这一目标”,并以Ironwood芯片作为其硬件推动计算能力提升的例子。
过去几年,每一家超大规模企业——比如Google Cloud,还有亚马逊和Microsoft Azure——都急于增加计算量,以应对大量AI用户的涌入。
Futurum Equities首席市场策略师Shay Boloor说:“现在,用户们已经到了。”但随着各家公司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服务,服务容量成为下一个重大挑战。
他告诉《财富》:“我们正进入人工智能的第二阶段,容量服务甚至比计算容量更重要,因为计算创造模型,但服务容量决定模型能覆盖用户的范围和速度,”他告诉《财富》杂志。
Boloor表示,凭借其庞大的资本支出和过去开发自有AI芯片的战略举措,谷歌很可能每六个月将服务容量翻倍。
然而,他补充说,谷歌及其竞争对手仍面临艰难挑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产品开始处理更复杂的请求,包括高级搜索查询和视频的情况下。
“瓶颈不在于雄心,真正的是物理上的限制,比如电力、冷却、网络带宽以及建设这些有电数据中心容量所需的时间,”他说。
然而,Boloor表示,谷歌似乎面临着对其AI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以至于急于将服务容量翻倍,这可能表明AI悲观者所做的悲观预测并不完全准确。
这些担忧导致上周三大主要股指下跌了1.9%或更多——其中包括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
“这不是投机热情,只是积压着未满足的需求,”他说。“如果事情比很多人希望的要慢一些,那是因为他们都受限于计算能力和更多的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