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愿货币自由化人民币难取代美元

05/30/23 03:46 | 来源: 自由时报 | 已有(0)点评| |

一个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梦想取代美元,这是听过的最大笑话,一个夜郎自大的嘴脸跃然纸上,最可怜的是还不知天高地厚。

对于美国武器化美元计价的全球金融系统,以制裁俄国入侵乌克兰的疑虑,在过去一年炒热去美元化的辩论。而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达成协议,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使人民币成为最受瞩目的美元挑战者。不过《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报导,有3大理由使中国人也不希望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报导说,第1个理由是:北京不愿意自由化货币,让人民币自由进出中国。伦敦咨询公司TS Lombard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格林(Rory Green)指出,尽管中国看似热衷颠覆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但只愿意按照自己的条件进行。

他说,过去十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不破坏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谨慎扩展人民币的使用,该原则现在不太可能改变。而稳定性则是透过资本管制来维持,亦即控制进出中国的外国金流,这反过来影响汇率。

他指出,由于这些控制,「北京永远不可能完全开放其活期帐户,但仍可以追求人民币国际化」。北京不会推动人民币成为具主导地位的全球储备货币,而是追求对贸易国家的货币影响力。

报导说,第2个原因在于中国不愿也无法承受像美国那样的持续赤字。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有其代价的,亦即经常帐赤字。这是因为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多于美国对进口的需求,而进口也是以美元支付,为了维持其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必须应对越来越庞大的赤字。

该局面的缺点在于让一个国家容易受到全球资本流动意外变化的影响。路透资深市场分析师(John Kemp)解释说,美国预算与经常帐赤字较其他多数国家庞大,仅因他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国。

他说,「随着全球经济扩张,对储备资产的需求增加。这些只能透过美国经常帐赤字提供给外国人,并发行美元计价债券为此提供资金」。

格林表示,虽然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他无法承受像美国那样的持续赤字,「除非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否则中国在政治上不愿意,在经济上也无法维持经常帐赤字,并充分供应全球人民币资产」。

3个理由是北京面临许多地缘政治风险,因此中国需要替代资产。

如今,欧元的地位也高于人民币。4月间全球43%的支付,以美元透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进行。欧元32%,而人民币仅2.3%

与此同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2022年第4季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54%、欧元20%,人民币仅2.5%

(作者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关键词: 美元、人民币、货币、挑战者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