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不能再“拖延和假装”市政债务
中国承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揽子措施”可能包括发行特别债券、债务互换、贷款展期,以及北京真正讨厌的事情:动用中央预算。
地方政府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北京责成省市官员实现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但经济学家表示,经过多年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土地销售回报的直线下降以及新冠疫情成本的飙升,负债累累的城市现在对中国经济构成了重大风险。
中国领导人上个月承诺帮助缓解债务,但没有具体说明细节,这表明人们担心可能出现一系列市政债务违约,从而破坏金融业的稳定。
经济学家认为这一信息比四月份更具建设性,当时共产党领导人要求“严格控制”地方债务。他们说,这意味着北京已经意识到需要紧急投入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可能代表着在寻找摆脱中国市政债务危机的道路上的重大突破,因为北京多年来一直要求地方政府自行解决问题。
“地方债务问题很复杂,不能简单地说不想承担责任,”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在解释政治局的指示时表示。
两名政策顾问告诉路透社,中央政府参与的程度以及附加条件仍存在争议。该一揽子措施是短期计划还是多年计划也仍不得而知。
这些细节对于投资者衡量北京解决方案的决定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荣鼎集团合伙人洛根·赖特 (Logan Wright) 表示:“任何重组的规模以及北京方面承认的问题的严重性对于这项努力的成功至关重要。”
北京的困境
地方政府债务达到 92 万亿元人民币(12.8 万亿美元),占经济产出的 76%,高于 2019 年的 62.2%。其中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LGFV) 发行的债务,城市利用这些平台筹集资金基建项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将达到 9 万亿美元。
曾多次警告“隐性债务风险”的中央政府担心,如果考虑到市政资产负债表之外发行的债务,这一数字甚至会更高。
这种不可持续的局面让北京陷入困境:如果不提供帮助,经济模式就会崩溃,对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冒着鼓励更多鲁莽支出的风险介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顾问对路透表示:“应该确立一个原则:并非所有债务都将由中央政府承担。”
“这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该顾问建议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一些负担: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北京和整个社会。
选项
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北京将指示国有银行继续以较低利率提供长期贷款来展期到期债务,这一策略通常被称为“延期和假装”。
然而,银行需要根据再融资任务的规模和紧迫性进行选择。债务重组损害了它们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削弱了它们为经济其他部分融资的能力。
一家国有银行的消息人士在最近对两个负债累累的省份进行工作访问后对路透表示,对于许多地方政府来说,“为了保持重要职能,需要从北京转移资金,为了发展,需要发行债券——中央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