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截获通信称,俄中企业高管讨论建设克里米亚隧道项目

11/24/23 03:52 | 来源: 法广 | 已有(0)点评| |

俄罗斯这种穷的叮当响的垃圾破烂国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完成这个隧道的工作,看来中国是一定会用自己的技术与资金完成这个项目,未来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再次吞并中国领土不是没有可能的。

《华盛顿邮报》11月24日报导称,根据乌克兰安全部门截获的通讯,俄罗斯和中国与政府有联系的企业高管就修建一条连接俄罗斯和克里米亚的水下隧道计划进行了秘密讨论,希望建立一条不受乌克兰攻击的运输路线。会谈的起因是俄罗斯对横跨刻赤海峡的11英里大桥的安全日益担忧,该桥梁是俄军的重要后勤线路,但曾两次遭到乌克兰打击,目前仍是易受攻击的战争目标。

报导指,谈判凸显了俄方保持对克里米亚半岛控制的决心,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于2014年非法吞并的,同时也表明莫斯科越来越依赖中国作为全球支持的来源。据美国官员和工程专家称,在现有大桥附近修建隧道将面临巨大障碍。他们表示,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可能耗资数十亿美元,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战区从未尝试过。

专家们说,尽管该计划的可行性受到质疑,但俄罗斯有明确的理由推行这一计划。位于柏林的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俄中关系专家陈寒士(Alexander Gabuev)说,由于未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俄罗斯面临着乌克兰将在未来多年内试图破坏克里米亚大桥的风险

报导指,该项目还将给中国带来政治和金融风险,因为中方从未正式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而且中国的公司可能会受到美国和欧盟对莫斯科实施的经济制裁的影响。然而,截获的电子邮件显示,中国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已表示愿意参与其中。

这些邮件是由乌克兰官员提供给《华盛顿邮报》的,他们希望揭露该项目以及中国可能参与其中。该报另外获得的其他信息也证实了这些邮件的真实性,其中包括公司注册文件显示,邮件中提到的个人参与的一个俄中财团最近在克里米亚成立。

最近几周在财团官员中流传的电子邮件提到了在克里米亚与中方代表的会面。其中一封日期为104日的邮件称,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RCC愿意确保在克里米亚地区建设任何复杂程度的铁路和公路建设项目。中国铁建是一家国有企业,建造了中国许多最大的公路和铁路网络,近年来通过2021年竣工的莫斯科地铁系统延长线等项目与俄罗斯建立了实质性联系。该公司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当《华盛顿邮报》记者联系到位于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的俄中财团时,该财团的一名高管拒绝回答有关隧道项目的问题。卡柳兹尼(Vladimir Kalyuzhny)是一名俄罗斯商人,文件显示他是该财团的总经理,他将此事斥为一堆空话,然后宣布他不会向敌对媒体提供任何信息,并突然结束了通话。

报导指,他的回答与内部邮件中对这一提议的描述大相径庭。卡柳兹尼在上个月发给一名担任克里米亚驻莫斯科主要代表之一的俄方官员的邮件中说,他收到了我们的中方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信中说中国最大的公司之一中国铁建愿意作为总承包商参与刻赤海峡海底隧道的建设。这封邮件是写给穆拉多夫(Georgiy Muradov)的,他被列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常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代表。穆拉多夫此前曾担任俄罗斯驻塞浦路斯大使,他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乌克兰已宣布收复克里米亚是其主要战争目标之一,并正在进行一场不如预期的反攻,旨在切断俄罗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后勤线路。在提出隧道建议的同时,俄罗斯正在其自2014年以来占领或自去年全面入侵以来夺取的土地上推进其他基础设施项目。最近的卫星图像显示,亚速海沿岸新修了几段铁路,这是一条被占领陆路的一部分,也连接着俄罗斯和克里米亚。

这些建筑涉及与俄罗斯寡头罗滕贝格(Arkady Rotenberg)有关的公司,罗滕贝格是普京的儿时好友,通过克里姆林宫支持的项目,包括2014年索契冬奥会积累了巨额财富。安全官员说,自克里米亚被非法吞并以来,这位71岁的寡头在克里米亚获得了大量财产,当时他首次受到美国财政部的制裁。罗滕贝格的建筑公司Stroygazmontazh也是克里米亚大桥项目的主要承包商。上述财团的注册文件显示,该机构的九名创始董事中有六名未在公开文件中提及姓名,而俄罗斯法律允许这样做,旨在保护西方制裁的目标。

报导称,这些电子邮件还揭示了中方保守秘密的努力。一位人士强调,中国铁建只有在完全保密的严格规定下才会参与,并且任何合同上的公司名称都将被另一个无关联的法人实体取代。另一封电子邮件提到一家中国银行愿意将其美元资金兑换成卢布,然后转移到克里米亚,为(财团)项目提供资金。这些邮件中提到了财团与中国铁建一位名叫徐华祥(音、Xu Huaxiang)的高管进行的讨论,徐的名字似乎与一位中国人的名字一致,他被列为该公司国际部的副总裁兼副总经理。《华盛顿邮报》试图联系徐本人的努力没有成功。

展开全文
关键词: 俄罗斯、克里米亚、乌克兰、隧道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