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季度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激增

经历超级台风、洪涝和地质灾害,中国今年第三季度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上半年增加了一倍多。
中国应急管理部星期二(10月22日)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根据官方数据计算,第三季度(7月至9月)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00亿元人民币(合323亿美元)。
这一数字是上半年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人民币的两倍以上,反映出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对中国的破坏性影响,使其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中。
中国应急管理部指出,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期间灾害损失较重,特别是洪涝和地质灾害。此期间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前三季度总数的38%和32%。
中国应急管理部说,从地域分布上看,前三季度的南方灾情重于北方,在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方面,南北方比重均为7:3。
9月份,“贝碧嘉”(Bebinca)以强台风级登陆中国上海,是75年以来袭击这个中国金融中心的最强风暴,强风暴雨导致航班取消、高速公路封闭。同一个月,超强台风“摩羯”(Yagi)横扫海南省,造成近百万户家庭断电。
夏季,中国南北方均发生强降雨,破记录的强降雨和台风扰乱各地粮食供应,冲击农业生产,并导致物价上涨。
中国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直接经济损失共计达到3232亿元人民币,高于去年同期的3083亿元。
尽管中国已在两年前启动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但今年更严峻的经济损失表明,中国仍需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
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的数据,2024年前九个月,自然灾害造成全国受灾人口达8402.7万人次,死亡或失踪人数836人,紧急转移安置334.7万人次;倒塌房屋5万间,损坏房屋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近905万公顷。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今年自然灾害形势“的确比较复杂严峻”,救灾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今年截至目前,已启动了救灾响应23次,为近十年来最多。
路透社指出,尽管中国加强了对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测,并致力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的抗灾能力,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依然严峻。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 告别国际空间站——美国宇航局确认它将落入海中,他们仍然不知道
- 加拿大推出 14 亿美元关键矿产主权基金
- 特朗普的关税在最高法院遇到收入问题
- 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签署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
- 乌克兰摧毁了 $300M 的年战斗机产量——米格供应链崩溃
- 核能进入“黄金时代”
- 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暴跌,而美国的制裁却在莫斯科最无力承受的时候
- 特朗普国务院下令根据恢复的“公共负担”规则打击全球签证
- 科技公司取得突破,可能彻底改变核废料的处理方式:“已得到验证
- 沙特阿美降价导致原油价格下滑
- 黄金是泡沫中的还是爆发的?吉姆·奥尼尔 (Jim O'Nei
- 人工智能重估可能会引发波动性冲击,但近期黄金清算不会改变强劲
- 股市因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而下滑
-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炼油厂起火,爆炸震动了多个能源站点,乌克兰证
- 乌克兰在经历了 18 个月的消耗战后,波克罗夫斯克可能落入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