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更难否认。乌克兰正在注意到这一点。
本月,两名中国公民在乌克兰因间谍罪被捕,这标志着基辅对北京的基调发生了转变,北京对俄罗斯战争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难以忽视。
乌克兰情报部门 7 月 9 日表示,一名 24 岁的中国男子——两年前被乌克兰一所技术学校开除——试图通过与一名国防工作人员交朋友来获取有关海王星导弹计划的机密信息。当局表示,他打算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同样被捕的父亲,以便将其交给中国情报部门。
就在一天前,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因协助俄罗斯的战争而对五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这是乌克兰异常直接的举动。
从俄罗斯全面入侵之初,北京就一直声称保持中立,同时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莫斯科的金融命脉——并向其军队提供军民两用技术。基辅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曾希望中国利用其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影响力来推动和平。
这种希望似乎正在消退。
中国曾经满足于提供微芯片等组件,现在被认为正在交付整个系统。今年 5 月,亲俄的 Telegram 频道声称莫斯科正在使用一种新型中国激光武器击落乌克兰无人机。
本周,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表示,莫斯科现在正在发射在俄罗斯境内组装但完全由中国零件制成的无人机诱饵。
与此同时,北京一直在贸易展览会上欢迎来自乌克兰被占领土的官员,而中国公司则一直在向在这些领土上运营的俄罗斯公司出售重型设备。
北京行为的转变正值有报道称中国甚至不再假装中立之际。
欧盟官员告诉RFE/RL,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7月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告诉欧盟高级外交官卡亚·卡拉斯,北京不希望俄罗斯输掉这场战争,担心这会让美国腾出时间更直接地关注中国。官员们说,王毅否认中国支持战争,但他的言论标志着北京之前的模棱两可背道而驰。
在7月25日的中欧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告诉中国外长习近平,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关系正处于“拐点”,同时发出了含蓄的警告,称中国与莫斯科的关系是关系如何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乌克兰最近的行动——从间谍逮捕到企业制裁——表明基辅也在调整其立场。
“我认为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演变,”乌克兰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梅列日科说。
“一开始,人们希望中国能够参与(和平)进程。但现在我们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公开地说:中国支持俄罗斯。
北京拒绝了去年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的邀请,该峰会吸引了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
就在去年12月,泽连斯基在接受北京新任驻乌克兰特使时表示,希望恢复与中国的战前贸易水平,并加深与中国的联系。
但到了 6 月,在中国停止向乌克兰出口无人机零部件后,这种乐观的基调发生了变化。几天后,泽连斯基前往新加坡,发表了专家称这是他自入侵以来首次公开批评北京的文章。
7月,在罗马举行的乌克兰复苏会议上,他警告说,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将被排除在战后重建之外——这一信息被广泛解读为针对中国。
距离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美乌6月签署的关键矿产投资协议也要求排除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凸显了基辅与北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乌克兰仍在谨慎行事。
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乌克兰的出口量超过了波兰和德国的总和。扰乱贸易将进一步给乌克兰饱受战争打击的经济带来压力。
基辅的一些人看到了降温关系的好处。
“基辅对中国的额外批评将与美国在与北京的对抗中保持一致,”乌克兰汉学家协会董事会成员维塔·霍洛德(Vita Holod) 告诉 RFE/RL。
目前,乌克兰并没有断绝关系,但中国中立的幻想在基辅已经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