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对补贴申请施加严格条件,以此遏制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崛起,韩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也面临着出口危机。
韩国半导体行业担心,如果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在中国设厂的科技巨头决定退出或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以获得美国的补贴,其设备行业可能会遭受巨大打击。
韩国媒体《阿州商报》援引韩国贸易协会进出口统计数据报道称,2023年1月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额约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近40%。从过去的年度出口来看,2021年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约为46.5亿美元,实现近30%的年增长率。然而,它一落千丈,在 2022 年降至3.47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5%。
自美国开始阻碍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以来,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在过去两年中连续两年减少了约100亿美元。2021年1月出口额为3.3亿美元,2022年1月降至2.3亿美元,2023年1月·进一步降至1.4亿美元。
细看分行业设备出口,2023年1月前端制造设备对华出口额约为3292万美元,同比下降约67%。 从往年出口来看,2021年前端设备对华出口22.6亿美元,2022年大幅下滑至13.7亿美元。
在后端制造设备方面,对华出口额约为2311万美元,同比下降约38%。 从以往年度出口来看,2021年出口额约为9.4亿美元,2022年下降至6.6亿美元。考虑到韩国前后端加工设备对华出口占比超过50% 在2022年的总量中,对中国出口的减少可能直接对韩国装备产业造成巨大打击。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宣布18nm半间距及以下DRAM存储芯片、128层及以上NAND闪存芯片、16/14nm及以下逻辑IC等产品和制造设备出口商 出口到中国之前必须先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韩国设备制造商的主要客户是韩国半导体制造商的海外工厂。 因此,美国限制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对韩国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大幅下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方面,为应对美国的限制,中国在半导体设备方面的自给率越来越高,这对韩国的设备产业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随着中国推进半导体设备在岸生产,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采购国产设备的占比达到32%,较2021年的21%有所提升。
中国的半导体设备陆上生产主要集中在成熟的制造工艺上。 但是,韩国在先进制造加工设备方面,即14纳米或以下,仍然比中国有优势。 但在技术准入门槛较低的前端制造设备方面,韩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