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管制对中芯片出口 将酿全球科技业海啸级冲击
英国金融时报(FT)分析,美国政府7日宣布对中国实施新的芯片出口管制,将在全球科技业引发「海啸级」的冲击,不仅中国企业可能被打回「石器时代」,外国厂商也将连带受到影响。业界忧心,中国厂商可能更加积极「逆向工程」以达成技术独立,促使华府更积极管制出口,陷入恶性循环。
依据新管制措施,凡是使用美国科技、应用于人工智能(AI)、高效率电脑(HPC)与超级电脑的芯片,必须先获得出口许口证,才能销往中国,且取得的条件相当严苛。
再者,华府禁止美国公民或机构与中国芯片生产者合作,除非取得项目批准;同时严格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制造工具,以及中国可能用来自行研发生产设备的科技。
新管制措施中有诸多项目必须与第三国的芯片制造业者合作,因为几乎所有半导体在设计时都会用到美国软件,且大部分芯片厂都有美国机具。
中国华兴资本公司董事总经理吴思浩表示,「不夸张地说,中国企业基本上将回到石器时代」。
Counterpoint研究公司指出,外界能以华为作为参考标的;华为虽仍能取得某些设备与技术,但并非最先进者,而是前一代的科技,将会限制产品的功能性,即便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科技企业,「整体研发进度也将减缓」。
对半导体设备实施新管制措施,将打击主流制造厂商及尖端芯片生产者。美国银行分析,设备出口管制将影响过去四、五年所设计的逻辑芯片,以及2017年之后设计的DRAM芯片,「这些产品的科技比较落后,且依赖比较旧的工具与科技」。
中国芯片公司更担心,华府会阻止美国公民支持中国业者。中国国有半导体工厂人资主管表示,「这是比阻止我们购买设备更强的重磅炸弹」。他们表示,一些美国专家在工厂内身居要职,是研发科技的「内核武器」,因此必须设法把这些专家留下来。
大部分在中国芯片厂工作的美籍人士,都是来自美国的陆裔及台裔专家。据台湾情报部门官员估计,约有200位持有美国护照的台裔专家在中国芯片厂工作。
半导体材料供应商也表示,凡是提供给中国芯片厂的材料,以及技术支持人员,现在都必须从美国以外地区寻找来源。
新法规对中国整体科技产业的另一项威胁,是厂商对中国出口AI及高效率运算用芯片时,须先取得出口许可。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半导体业专家富勒表示,「整体目的是搞残中国AI及HPC领域,至少在军用方面,并对商用方面造成连带伤害」。
专家相信,中国积极培养的AI芯片设计企业也将遭殃。台湾电子业主管表示,「如果失去AI新创企业,将流失创新动能」。
华府ASG商战机构中国与科技专家崔欧洛表示,「新法规对半导体及相关产业带来海啸级的冲击,将会造成许多输家」,一些使用美国硬件研发AI算法的中国企业将受创最重,包括自驾车与物流领域、医疗造影、以及用AI研究药物发现与气候变迁仿真等机构,「全面性冲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明朗,但至少将会延缓中、美两国的创新活动,最终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将付出数以亿计、甚至以十亿计美元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