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疫」外翻转:美国升了 中国降了
联合国第27届气候峰会(COP27)正在埃及举行,追踪碳排放数据的组织「全球碳计划」(The Global Carbon Project) 11日公布最新报告指出,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多出1%,对于对抗气候变迁可说是坏消息,然而却出现反常的转折,中国的碳污染比2021年却降了0.9%,美国则比去年增加了1.5%,两者都与各自的长期趋势相反,过去中国的碳排放不断攀升,美国的碳排放一直稳步下降。
「全球碳计划」报告第一作者、英国艾希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弗里德林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n)向美联社透露,美国与中国的情况皆与新冠疫情有关,另外可能也和俄乌战争造成的能源危机脱不了关系,两个因素都是扰乱今年数据的主因,难以得知趋势走向;他指出,中国2022年严格控制疫情的封控政策是其碳排放下滑的主因。
除了美国,印度2022年的碳排放也增加6%,欧洲则减少0.8%,全球其他地区的碳污染平均增长1.7%。
弗里德林斯坦称,碳排放上升多来自交通,随着各地解封,旅游限制解除,汽车与航空运输量增长也促进碳排放。
尽管全球碳排放仍在增长,但已不如10年前或15年前快速,不过整体上,对于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内的目标而言,仍然是个坏消息。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气候科学家奥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直言:「这意味着我们最好准备超出目标,进入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世界。」他并非本次研究成员。
弗里德林斯坦团队与其他科学报告指出,在达到1.5℃的大关之前,全球只能再排放3800亿公吨的二氧化碳,约等同于九至十年的碳排放,意即全球可能将于2031或2032年超标。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气候科学家卡柏(Kim Cobb)表示:「这是个坏消息,当我们必须在2030年之前使碳排放减半,将全球暖化控制在绝对最低值时,实在很难看到一线希望。」
根据本次研究计算,2022年全球的能源与水泥使用可能排放366亿公吨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