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京的刺激措施收效甚微,人民币今年可能跌至历史新低
由于北京振兴经济的努力未能取得成效或激发信心,中国离岸人民币正跌至历史新低。
这是彭博社最近一项调查的受访者表示的,他们预计人民币的国际交易版本兑美元汇率到今年年底将达到 7.6。
人民币已贬值至美元兑 7.3 左右,自 1 月份以来已下跌 5%,使人民币成为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
与在岸人民币不同,离岸人民币由中国大陆以外的投资者和企业使用,并且受到政府控制的限制较少。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每天都会确定在岸货币的狭窄交易汇率,但离岸市场的表现将更像是一个自由浮动的交易所。
当两者之间的差异过大时,北京的货币当局往往会采取行动。最近收紧离岸人民币的措施包括增加出售美元以购买人民币,以及采取银行措施提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
尽管如此,离岸人民币的低位反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糟糕表现和更加悲观的预期。除了房地产危机外,今年制造业和零售业等行业也面临急剧降温。与此同时,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消费者价格处于通货紧缩区间。
由于北京方面对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呼声犹豫不决,32%的受访投资者告诉彭博社,现在此类政策“太少、太晚”。只有 11% 的人预计会出现 “真正大规模” 的刺激措施,就像金融危机之后发生的那样。
尽管如此,中国当局仍在寻找其他方法来提振经济和市场,例如最近对股票交易减税、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限制以及让消费者更容易获得信贷。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基本上未能带来持续的反弹。
除此之外,中国以外的货币政策收紧正在使人民币与美国资产等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形成竞争。例如,据彭博社报道,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比中国国债收益率高出近 3 个百分点。中国央行旨在刺激经济的降息也对人民币不利。
只有 19% 的受访者仍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增加对中国的投资,而 3 月份这一比例为 25%。与此同时,24%的人打算减持,高于之前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