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降美3A信评vs.史坦普2011降评有何异同?为何投资人免惊

08/03/23 03:46 | 来源: 世界新闻网 | 已有(0)点评| |

债信评比公司惠誉Fitch1日突然调降美国债信评等,形同赏了美国政治体系一个巴掌,同时也斥责美国的财政政策。但对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公债市场而言,影响微乎其微。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惠誉降评的时机怪异,在两党达成协议提高美国联邦政府举债上限后,事隔两个多月才宣布。惠誉宣布,把美国政府的债信评等从顶级的「AAA」降1级至「AA+」,理由是未来三年期间「财政恶化可期」,而且政府债务负担既高,还与日俱增。

惠誉并指出,美国政府中期财政框架付诸阙如,而且在因应社会安全金(Social Security)、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成本升高方面的「进展有限」。

惠誉还说,过去20年来,债限僵局周而复始发生而且拖到最后一刻才化解危机的老戏码一再重演,已侵蚀各界对政府财政管理的信心。

基本上,降评举动显示,民主、共和两党多年来一直把债限议题玩成「比比看谁是胆小鬼」的游戏,让惠誉受够了。但,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忍无可忍?

惠誉如果想藉摘除美国顶级3A信评,促使拜登政府省思一番,可能要大失所望了:白宫已发表措词强硬的声明,指称惠誉的行动「罔顾现实」。

至于降评的影响,除了在美国政坛掀起又一波交相指责的口水战外,对金融市场而言可能是象征意义居多,实质冲击有限。

美国公债期货--最可能受任何债信降等冲击的资产--大致文风不动。不过,莫名其妙的降评消息传出后,全球股市2日起初应声下挫。

然而,投资人没必要惊慌。

今昔异同:20118 vs.20238

2011年时,史坦普(S&P)初次调降美国信评时,美股史坦普500指数闻讯暴跌,那年8月跌掉5.7%9月再跌7.2%,但到10月指数就返回标普降评前的价位。

但回顾2011年,当时欧洲正陷入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当时已经弥漫着一片肃杀气氛,投资人规避风险的情绪强烈,此时标普降评更加深各界对美国经济的顾虑。

然而,即使在那种氛围下,标普降评行动也未造成多大的长期影响。投资人反倒在市场动荡之际纷纷涌入美国资产市场,到年底时,美国公债殖利率反而下滑(价格上涨)。一部分因素是当时美国经济相对强势,与欧盟风雨飘摇形成鲜明对照。

镜头转回2023年,这一回,美国金融市场涨势方酣,对美国滑向衰退的疑虑愈来愈淡,且此刻的焦点摆在联准会(Fed)数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波升息循环能否扑灭通膨之火。从这角度来看,Fed接下来会怎么做,对美国利率的影响力远甚于惠誉降评。更何况,三大信评公司之中,仍有穆迪(Moody's)维持给美国AAA评等,在惠誉跟进标普降评行动之后,这显得格外重要。

整体而言,降评是对美国信誉的一记打击,但在世局动荡时期,美国公债往往是资金安全避风港,投资人不太可能因为债信评等降1级,就停止买进美债。

(作者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关键词: 惠誉、评比、金融、投资
已有(0)条评论

过去24小时新闻

过去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新闻

热门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