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火车货运 步入衰退中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境内的网络搜索引擎有多达6万多条审查规则,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在中国运营的北美公司侵犯中国用户人权的行为并不少于中国公司。
隶属于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 Public Policy)的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周三(4月26日)发布题为《消失的链接:中国搜索审查的比较》(Missing Links:A comparison of search censorship in China)的报告。研究人员对八个中国用户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了调查,它们分别是百度、百度知道、微软必应(Microsoft Bing) 、哔哩哔哩、抖音、京东、搜狗和微博。
报告发现了超过6万条独特的审查规则被用于部分或全部封杀这些平台的搜索结果,其中许多针对的是政治敏感内容,包括习近平等中国政治人物、法轮功等被禁宗教信仰、“六四”等重大历史事件。最近新出现的敏感词条则包括“中国间谍气球”、“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台湾”和“逮捕令+普京+习近平”。
此外,除了微软必应,其他七个搜索平台的内容审查适用于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是否是从中国大陆访问。但在微软必应上,审查仅限于从中国大陆访问的用户。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比较微软必应和其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百度之后,结果令人意外:尽管百度的审查规则总体来说比必应更多,但必应的政治审查规则比百度更广泛,对搜索结果的影响更大。平均来说,必应限制了更多网页域名的搜索结果。
报告指出,这一发现让人质疑非中国科技公司是否比中国同行更能抵制审查要求,并且推导出一个悲观的预测:非中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引入搜索产品或其他服务时,很可能会采用和其中国竞争对手一样多的对政治和宗教表达的限制。
报告作者总结说,北美公司并没有对中国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中国市场对这些公司产生了负面影响。
公民实验室2022年5月的一项研究曾显示,必应在自动建议功能中刻意审查中国政治敏感词,这样的审查做法甚至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运营区。
此外,苹果公司(Apple)也曾被批评迎合北京的内容审查制度。2022年10月北京四通桥发生公开抗议习近平的事件后,苹果公司11月限制在中国销售的手机上的AirDrop(隔空投送)功能,此前,反对中国政府严苛的“清零”防疫措施的抗议者据称曾使用这一功能同陌生人分享数字形式的传单。
过去24小时新闻
- 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汇率跌至半年来最低水平
- 俄中战略轰炸机联合巡航 日本战机升空警戒伴飞
- 中国最大国有银行降低存款利率
- 美国高级将领称,乌克兰已让“俄罗斯飞行员感到恐惧”
- 中国一线城市限购有望放宽 上海房产及租屋市场日趋萎缩
- 中加关系难解 加拿大不愿中国加入CPTPP
- 红十字会应该在被洪水淹没的被占领土上拯救人们 - Zelen
- 北京疯狂挹注莫斯科侵略资金! 中俄5月贸易额创下进犯乌克兰后
- 华为手机发展受限跌落神坛 台湾品牌店屡传熄灯
- 美中关系紧张 美国红杉资本拆分中国业务并更名
- 史指那指收跌 大盘指数波动
- 乌克兰大坝爆炸后,普京的举动适得其反,因为军队在洪水中“一扫
- 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差 靠贬值刺激进出口换外币失效
- 乌克兰总理指控俄军炸坝造成"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 全球需求疲软 中国5月出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