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迷的经济正在让美国大公司蒙受损失,并可能给美国经济繁荣泼冷水
中国经济不断恶化,一些美国企业也感受到了痛苦。
周二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生产、零售销售和出口方面的表现低于分析师预期。中国7月份的经济报告没有提及青年失业率统计数据,第二季度青年失业率飙升至21.3%,理由是经济和社会变化。
在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艰难复苏的同时,一些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美国公司也感受到了影响。一些领先的化学和制造公司报告第二季度销售疲软,其中一些公司下调了下半年的预期,称情况可能会恶化。随着消费价格下跌,一些公司担心中国可能进一步陷入通货紧缩,尽管中国央行已经实施降息以刺激贷款。
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昂贵的汽车和个人护理产品。如果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的公司损失足够的收入,而中国经济继续放缓,这也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并导致裁员。
许多美国首席执行官希望中国12月的重新开放将成为该地区收入的重大转变,尽管许多人对此感到失望。花旗集团上一季度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36%,该集团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 “最大的失望”。
由于中国经济活动放缓,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下调了年底预期。
该公司首席财务官斯蒂芬·威廉姆森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地假设这种情况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仍然存在。”
其竞争对手丹纳赫也下调了年度销售增长预期,称本季度中国市场的增长(约占总收入的 13%)下降了 10%。首席执行官Rainer Blair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产能过剩和外国投资下降,第二季度中国订单下降了40%,6月份下降了50%。
大型化工企业也受到打击。由于销量疲软,陶氏第二季度净利润整体下降了70%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其首席财务官霍华德·昂格莱德(Howard Ungerleider)表示:“在中国,虽然我们正在经历增长,但零新冠限制结束后预期的经济反弹尚未完全实现。”
陶氏化学的竞争对手杜邦公司也报告称,现有业务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下降 14%。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布林(Edward Bree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该公司下调了下半年的增长预期,但增长可能很快就会加快。
俄亥俄州制造公司宝洁公司报告称,上季度销量下降了 1%,主要是由于大中华地区需求疲软。此外,英特尔和3M均预计今年剩余时间整体业绩强劲,但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继续缓慢复苏。
由于7月份中国汽车销量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较去年下降2.6%,一些在美国拥有大量业务的汽车公司下调了预期。丰田和日产报告了第二季度在中国面临的一些挑战。
可以肯定的是,过去几个月一些美国公司在中国表现良好。苹果上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创下历史新高,星巴克中国营收同比增长51% 。随着国内旅行持续加速,万豪酒店的销售也出现了繁荣。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中国努力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并刺激房地产投资,但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些举措能否扭转中国经济的趋势表示怀疑。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北京可能发行约 1,400 亿美元的特别国债来帮助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2023年中国将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5%左右,但现在情况可能不再如此。对于许多美国公司来说,继续在中国投资以期复苏或更多地关注其他市场的决定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